没有现代化的环卫设施,就没有环卫作业的现代化。纵观首都环卫的垃圾清运作业,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早期"地撮"式的卡车清运到后来的地下式露天垃圾站,垃圾桶式清运作业,到现在的密闭式垃圾楼,压装式垃圾车的清运方式,有效地防止了作业扬尘、遗洒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城市环境卫生清洁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环卫车辆设备的发展变化非常显著,从数量上的变化来看,1965年全市的环卫作业车辆只有148部,主要是国产的解放牌卡车及少量小吨位进口车,单车载重量2吨至5吨,现在环卫集团一家就拥有1964部各类技术先进的环卫作业车辆设备。其中有单车价值近500万元的布赫-80多功能洗地车,单车价值300多万的宝马压实机,单车价值100多万的奔驰重型转运车,布赫城市猫系列清扫车。为了满足不同环卫作业需求,环卫集团不断购进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车辆设备,如垃圾压装车、餐厨垃圾收集车、迪马多功能除雪车、石材清洗机等。为实现绿色奥运,环卫集团还自行研发制造了40部电瓶式垃圾收集车,奥运期间成为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型清扫车的应用,改变了过去道路清扫保洁只是清扫杂物作业方式,现在采用"吸、扫、冲、收"即"两洗、两扫、一冲、一降尘"的作业新工艺,达到路显本色,可席地而坐的效果,实现了道路清扫保洁工作中的环境减尘、控尘、除尘的目的,使清扫作业发生了新的技术变革。
改革开放30年来,让首都环卫职工感受最大的还有环卫作业环境的变化。过去进行垃圾"搬家"时,车辆破旧,驾驶室内三伏天"蒸桑拿",三九天被"冷冻",现在车内有空调,有音响,职工可以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和舒适。过去的垃圾堆放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污水遍地,臭气刺鼻,蚊蝇肆虐,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严重损害环卫职工的身体健康。现在职工在工厂化的垃圾分选转运站里工作,在电脑前监控设备运转;垃圾卫生填埋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填埋作业面也严格控制降尘、灭蝇、除臭,对垃圾及时进行覆盖。环境友好型环卫设施建设为绿色北京增添了新绿。
三、环卫企业党建工作转型中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性的根本转变使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党组织不再是包管一切的"一元化"领导,在企业实行党政分开,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党组织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发挥三个作用上来:即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环卫集团成立后,集团公司党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在思想建设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二是在组织建设上坚持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培训、交流、培训、监督等制度,完善了党员责任区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争优创新制度,建立和坚持了党群工作百分制考核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发挥了业余党校在教育党员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在工作机制上,逐步形成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提高政治素质与提高业务技术素质有机结合的政治工作双向互动机制,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四是在党建工作内容上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以建设"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班子"和干部提高"六种能力"(即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为社会为市民提供环卫综合服务的能力;主动参加市场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能力;依法治企,用现代手段管理企业的能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解决职工困难的能力;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完成重大任务,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目标加强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环卫集团党委在党组织建设中注重创新,夯实基础。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环卫集团党委从抓党支部书记培训和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入手,取得显著成效。集团党委每年都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对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群干部进行脱产培训,使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不断提升。集团党委还在党组织工作程序规范化、党员学习教育规范化、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常态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尝试和创新。在环卫集团成立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同步前行。
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党委面对环卫转企后,职工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多样化;面对职工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生活习惯的多样化;面对职工队伍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的新变化;面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和首都环卫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取得贴近实际、贴近环卫、贴近企业,贴近职工的扎实效果。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