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期,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全国首座密闭式垃圾转运站的建成投产,迈出了对垃圾实行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的第一步;北神树、安定等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小武基、马家楼等密闭式垃圾转运站的投入运行,彻底解决了垃圾处理形成的二次污染。
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近几年,我们不断改造、完善转运站、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逐渐提炼出了对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模式,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环卫企业的发展战略,显现了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重要作用,为垃圾处理回馈社会和周边居民提供了设施保障。在垃圾转运站,按照国际标准将垃圾进行多次分类分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将分类后含有机成分较高的垃圾运至堆肥厂,使垃圾向有机肥料彻底转化;热值高、可燃烧的垃圾运至焚烧厂用于发电、供热,实现了垃圾向电能、热能的转变。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对渗沥液进行收集和处理,使处理后的中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回用,每年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无论是分选站还是填埋场都十分注重收集和利用沼气,不仅用于发电,而且还用于民用燃料。填埋场还十分注重垃圾堆体的绿化与美化,努力实现封场的垃圾堆体山就是一座生态公园,最大限度地改善周边环境。为了防止垃圾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主工艺改造完善和辅助工艺配套结合的方式有控臭除臭。
在进行垃圾革命中,我们注意吸收民间资本、引进外资和开拓外埠市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与香港安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8亿元建设董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厂,与民营企业桑德公司合作,投资2.7亿元,建设阿苏卫垃圾综合处理厂。在外埠投资开拓环卫市场过程中,充分发挥环卫国企的投资、技术、管理的优势,发挥品牌优势,使外埠投资进入了伸展触角、主动培育、充分竞争、力求突破的阶段。
我们建成了全国首个近红外线垃圾精分选转运站、建成了首个餐厨垃圾处理厂--北京环卫集团南宫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北京首个垃圾填埋气发电厂--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还积极参与筹建两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座焚烧发电厂至少为国家节约土地资源30公顷。这些,对于加快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进程,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实施清扫革命,建设宜居城市。
清扫革命历经了人工清扫、机械车辆吸扫和机械车辆清洗等阶段,清扫方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创建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城市生态环境,为北京市成为宜居城市奠定了基础。
落后的人工清扫方式,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0年前,道路清扫主要还是靠人工,当时环卫工人的的形象就是手拿大扫帚,人工清扫时,一边清扫一边扬尘,只起到了清除杂物的作用。八、九十年代,城区主干路开始使用道路吸扫车,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车辆在吸扫过程中,依然会一边吸扫一边扬尘。九十年代末,在道路清扫的同时,各清洁车辆场出动水车,对主要道路进行冲刷,并采取喷水雾方式洒水降尘,同时,对遗撒进行整治,改善北京市区的空气质量。
先进的机械化清扫,为建设宜居城市奠定基础。王岐山市长指出:"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市民拥有良好生活质量的要求,更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的基本的基础工作"。近两年,为了适应北京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我们进行了新一轮的车辆更新,改造老车辆,购买新型车。与德国合作生产了宝佳秀灵60新型吸扫车,此车采用了欧洲顶尖的清扫技术,真正突出了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能够在行进中完成高质量的道路清扫任务,非常适用于大型道路,高速公路的清扫保洁作业。还进口了一款多功能道路清洗车,专门用于城市道路的强力清洗,以达到呈现道路本色的目的。与德国施密特公司合作研发了高性能道路清扫车,该车适用于城市主干路、广场、机场、体育场及其他质量较好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该车还可以选配漫游管用于落叶及污水沟内杂物的清洁。
2006年,我们制定了《城市道路清洗除尘创新改革方案》,成立了城市道路清洗除尘创新改革工作小组,进行城市道路清洗除尘工作现状调研,积极收集国内外先进清扫技术。在道路机械清扫保洁作业中,环卫集团围绕"减尘、控尘、除尘"的要求进行清扫工艺的技术革命,制定了"吸"、"扫"、"冲"、"刷"的道路清扫作业工艺和新的标准,新工艺的实施彻底解决了道路清扫二次扬尘的问题,把道路清扫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