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垃圾的收集和转运
日本垃圾的收集和转运由各区负责,各个区会根据产生垃圾的种类以及垃圾产量的季节性变化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对垃圾收集点的设置及收集频次进行合理的调整。可燃垃圾被收集后会直接送至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不可燃垃圾收集后会被送到中间处置中心进行处置,经过破碎和分选两道工序后,可减少不可燃垃圾的体积,并对其中的可再生利用的物质进行回收,如含铁金属和铝制品等。大件垃圾如家具和自行车等,在中间处置工厂破碎后将其中有用的金属进行回收,破碎后的垃圾将分成可燃和不可燃成分,不可燃的垃圾将进行最终填埋,而可燃垃圾将进行焚烧处置。
日本横滨的每个区都设有垃圾收集事务所,职工人数为2000多人。横滨对于生活垃圾每周收集三次。对于废瓶、废罐等可回收垃圾,每周收集两次。在横滨还有六个事务所专门负责大件垃圾的收集。另外,每年持续两周从周三到周六共八天时间对全市废品进行收集。每天出动收集车86辆。垃圾收集车还装有专门收集干电池的篮子。对于氟利昂等有毒垃圾,专门配备17辆车进行收集。
四、日本的垃圾焚烧
日本由于土地面积的狭小,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减少最终填埋量为主要处理方式,并且明确提出了“3R”原则,即减量控制(reduce)、回收利用(reuse)和循环再利用(recycle)。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日本全国每年的生活垃圾约5145万t,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生活垃圾约1.1kg。目前,日本80%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5%左右被回收利用,剩余的15%被填埋。
(一)日本初期的垃圾处理
五六十年代,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日本的垃圾量也逐渐增大。当时近4成垃圾依靠填埋或直接倾倒,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1965年7月,在东京都湾岸地域的江东区海上垃圾填埋地——梦之岛苍蝇大量繁殖,造成了严重的苍蝇之灾。自此,日本开始探寻适合本国特点的垃圾处理之路。
由于日本先天的岛国地貌,匮乏的土地资源不允许其对垃圾进行大规模的填埋。加上传统的技术优势,焚烧成为日本处理垃圾的不二之选,日本也成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国家。数据显示,2001年日本共排出了5210万吨一般废弃物,只有995万吨左右被最终填埋处理,绝大部分被焚烧或再生利用。日本对垃圾的处理以焚烧为主,但在前期分类回收以及资源化的过程之后,焚烧总量并不大。
(二)日本垃圾焚烧的发展
日本最多曾有6000多座大小不一的垃圾焚烧厂。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垃圾焚烧的危害日益凸显,以及在垃圾处理链前端做了回收再利用等措施,日本垃圾焚烧厂开始大规模减少,但其焚烧处理比例一直在稳步提高。
据日本国立环境研究院2006年发表的《日本废弃物焚烧技术发展报告》,1998年日本共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厂1676座,年焚烧处理能力约为3760万吨,焚烧处理率占76.l%,到2004年日本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调整为1374座,年焚烧处理能力约为4030万吨,焚烧处理率占77.49%,6年间焚烧厂数量减少了302座,降幅为18%,同期焚烧处理量增长了270万吨,增幅为7.2%。焚烧厂数量减少而焚烧处理量不减反增是日本近年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实施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结果。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年焚烧处理能力虽仍维持在4031万吨的水平,但焚烧处理比例已提高到78.49%。
日本已经拥有成熟的垃圾焚烧处理工艺。例如北九州的日明工场(垃圾焚烧处理厂)。日明工场是由北九州市政府出资125亿日元兴建的垃圾焚烧场,共有3台焚烧炉。该场焚烧炉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为了有效的利用焚烧中产生的余热,设置了6000kw的发电设备,将焚烧垃圾产生的电提供给北九州市,同时为临近城市供热。
(三)日本垃圾焚烧场的运营模式
由于日本的垃圾在焚烧前经过分选和简单处理,所以热值较高,加上焚烧工艺相对到位,其垃圾焚烧发电效果非常好。但日本的垃圾焚烧厂并不以发电作为主业。通常情况下,日本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电力主要用于本厂需求,用以维持工厂运转。
日本《废物利用法》规定政府应该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保证焚烧厂的运营。例如东京否认都新江东清扫厂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工厂建成后基本上也是由政府出资运营。焚烧厂生产运行经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工厂的性质属于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
(四)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控制
由于日本的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物质在1999 年前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污染,1997 年日本全年排放的二噁英TEQ 约为7602 g,大气中的二噁英含量也高达0.23 pg-TEQ/m3。这些二噁英物质90%以上都来自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焚烧。为了控制二噁英的排放,1999 年3 月,日本召开了“二噁英防治对策相关内阁会议”,提出了《二噁英对策推进基本指南》,并在1999 年7 月制定了《二噁英类对策特别措施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日本的二噁英污染已大大降低,到2003 年,二噁英排放量较1997 年减少了95. 1 %,大气和水体中的二噁英含量已大大降低。2008 年东京23 区所有焚烧厂的二噁英排放平均浓度为0.00014~0.0081 ng-TEQ/m3N,均远远低于排放标准0.1 ng-TEQ/ m3N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