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名称:慈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建设地点:慈溪市慈东工业区北部区块的G31、G32、G33工业用地。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规模:焚烧处理垃圾1500t/d(处理垃圾50.016万t/a)。新增3炉2机,即3台处理规模为500t/d的CFB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考虑到该厂今后发展二期需扩建及集中供热,另预留二期扩建新增1台焚烧炉的位置),配2台12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占地12.655hm2,并适当预留扩建用地,总投资为3.6427亿元。
(5)收集范围:慈溪市。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1。
表1 项目基本构成
项 目 名 称 慈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建 设 单 位 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 36000万元
建设地点 浙江省慈溪市慈东工业区北部区块的G31、G32、G33地块。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t/d
计划投运时间 2008年12月
主体工程 项 目 单机容量及台数 总容量
锅炉 3×500t/dCFB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1500t/d
汽轮机 2×12MW抽汽、凝汽式 24MW
发电机 2×15MW 30MW
垃圾、燃料运输 垃圾由慈溪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下属各区镇环卫部门负责收运。燃煤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供水系统 采用带冷却塔的封闭循环供水方案,项目生产用水取自附近污水处理厂中水。采用1座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塔的冷却面积1750m2,,塔高60m,循环水泵4台,Q=2900m3/h。
垃圾库房 考虑到该厂今后需二期扩建,垃圾库房按二期总规模(焚烧垃圾2000t/d)设计,厂内设垃圾库房1座,可储存垃圾7000t,是本项目二期4台垃圾焚烧炉额定工况约3.5d储量。
灰库 厂内设2个直径Ф9m,高26 m,有效容积为2×950m3的飞灰库(钢制),储灰量约1400t,能满足3台锅炉6.5d排灰量。
干煤棚 厂内设干煤棚1个,平面尺寸大小:48m×18m,可储煤约2600t,能满足电厂3台锅炉约26d燃煤量。
渣仓 厂内设2个直径Ф8m,高20 m,有效容积为2×550m3的渣库(钢制),储灰渣量约900t,能满足3台锅炉4d排灰量。
环保设施 烟气净化系统:包括酸性气体脱除、二噁英控制、布袋除尘器、石灰石粉脱硫;
污水处理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回喷、生活废水预处理等;
灰渣暂存设施。
生活设施 新建员工食堂及浴室、职工倒班综合楼等配套生活设施。
2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 评价区域内3个测点TSP、PM10、SO2、NO2、H2S、NH3、甲硫醇、HCl、Pb、Cd、二噁英和臭气浓度等各项监测指标的最大污染指数均小于1,因此,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可以满足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要求。
(2) 慈东工业区块近海海域水质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指标有超标现象,其中无机氮超标比较严重,同时这两项指标超标也是我省近岸海域水质的普遍情况。本次监测结果说明该区域海水已严重富营养化。
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地东部河网水质较好,水质监测指标可以达到Ⅲ类水功能区要求。
地下水现状监测表明,受附近东部填埋场的影响,区内地下水已为Ⅴ类水质,不宜饮用。
(3)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四周厂界以及敏感点昼间和夜间均达标,目前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工程分析结论
经分析,该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见表3。
表3 该工程污染物排放分析一览表

注:固废数值为产生量。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①正常工况(全年主导风向)项目SO2和NO2排放对地面一次浓度贡献值较低,叠加背景值后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HCl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②正常工况(熏烟条件)项目SO2和NO2排放对地面一次浓度贡献值明显增大,但叠加背景值后仍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HCl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③典型日项目SO2、NO2排放对地面日均浓度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HCl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