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影响预测结果叠加背景值后略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对拟建地最近的敏感点规划居住区的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均未超标,对规划居住区影响不大。
⑤对敏感点的预测结果项目正常工况对保护目标的影响是轻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此外,要求当地规划部门在该防护距离范围内严格控制新居民点的建设。
⑥SO2事故工况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烟尘超标;HCl事故工况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因此企业应加强管理,避免事故工况的发生。
⑦恶臭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项目采用循环流化床,垃圾不需要堆存,因此较其它炉型垃圾臭气相对较轻。垃圾库房采用全封闭结构,将风机的吸风口放在库房的上方,将具有恶臭的空气抽吸至炉内作燃烧空气用,经保证垃圾库房内呈负状态,根据类比调查结果,恶臭对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⑧垃圾运输影响分析结果,根据类比分析,采用密闭的运输车运输垃圾,在正常车况下,对运输沿途环境影响可大为减小。因此一方面要求该项目垃圾车运输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运输过程车箱严禁敞开,禁止车箱破损、密闭性能不好有可能导致撒漏的垃圾车运输垃圾;另一方面应尽量绕开居住区,尤其是密集居住区。
⑨根据项目可研及类比调查,项目二噁英排放可控制在1ngTEQ/Nm3以下。
4.2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冷却塔系统排水属清下水,部分回用,部分冷却池冷却接近常温后纳入园区雨水干管,排入外环境,锅炉废水中和处理、生活污水则经预处理后纳入区内污水管网进污水处理厂。正常情况慈溪市东部污水处理工程能够在时间上与本工程衔接,如届时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则本项目不运行。因此正常情况下对外界水环境无影响。
地下水影响分析结果本项目冷却循环用水取自东部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活用水、化水站用水取自市政自来水,不开采地下水,在设计中对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滤液池按照处置危险废物的防渗要求,采用防渗措施;飞灰由铁罐储存并及时送交宁波北仑工业固废处置站安全处置,以免污染地下水。
本项目的建设,使慈溪市垃圾填埋改为焚烧,现运往东部填埋场可烧垃圾就近运往焚烧厂焚烧,可减少渗滤液产生量, 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使慈溪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4.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噪声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营运后,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达《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村庄等敏感点距离厂界1.4km以上,因此本项目噪声对其贡献不大,也没有超标。
发电厂不定期的蒸气放空噪声和冲管噪声可以使厂界噪声增加5~10dB,对厂界外环境影响明显,因此要求企业对排气管设置消声器,对于冲管噪声,企业必须在冲管时装设消声器,消声器可租用或自行购买,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4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该项目垃圾焚烧炉渣由宁波众茂杭州湾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收购综合利用,飞灰委托宁波北仑工业固废处置安全处置,只要在储存、利用或运输过程中,防止灰渣流失进入水体、空气而形成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
4.5事故风险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废气、废水等治理设施因故不能运行,使得大量污染物直接排放;有毒有害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焚烧;工厂处于较长时间停机状态,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置。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之一就是各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所导致的事故排污风险。污染物事故排放造成的影响程度是很严重的。故本项目一定要加强管理,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目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并尽可能杜绝各类事故的产生,使当地的环境免遭污染风险影响。
5污染防治措施和总量控制
5.1污染防治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见表4,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表4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
分类 措施名称 主要内容
施工期 植被恢复 场地开挖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措施。
废气 施工期在大风干燥天气实施洒水进行抑尘。
废水 设置临时化粪池,对施工现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
噪声 严禁夜间打桩,采用低噪音设备。
固废 合理处置废土石方,防止二次污染。
施工管理 (1)打桩建议采用灌注桩机或液压桩机;
(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夜间施工;
(3)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
营运期
废 气 垃圾收集、
预处理 (1)由慈溪市环卫部门负责收集、运输,垃圾运输车必须采用专用的压缩式密封垃圾车,并保持正常车况,运输路线尽量远离居民点;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