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是一种次生的裸地,含有比较高的有机质,这与其它废弃地(如重金属矿废弃地、采石场废弃地等)的情况相差较大。影响植物在这种基质条件上定居的因素主要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填埋气、渗滤液和因垃圾分解放热而产生的高温(可达50℃)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在5a后,影响狗仔坑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因素主要是营养成分、重金属和填埋气。在填埋场内的10个样方中,样方3的生物总量最低,样方4和样方9次之。再看其对应的有机质含量可知样方3的最低,样方9的最高,样方4次之。这主要是因为样方3的覆土层过厚,其表层土与CK样方的表层土性质差不多,有机质含量较低;而样方9和样方4则是因为没有覆土层,表层土壤实际上就是垃圾,故其有机质含量高。由此看来,覆土层的厚度对于植物自然恢复程度影响较大,覆土层过厚或不覆土的结果都不好。没有覆土层的样方的植物生长的较差,其主要的原因是此类样方的表层土壤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例如,虽然样方4和样方9含有的有机质很高,但是它们都具有较高含量的重金属,样方4的锌含量是CK样方的13倍,样方9的铜和锌含量分别是CK样方的24和27倍。样方1的情况与样方4和样方9的情况差不多,但其生物总量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生长在此地的优势植物类芦具有很好的重金属耐性。许多文献己经报道,高浓度的填埋气是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在封场5a后,中山市狗仔坑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的含量偏低,对植被恢复的限制作用已大大降低,这也从反面证明了高浓度的填埋气是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表3中山市狗仔坑垃圾填埋场植被的群落特征

表4各样方的优势植物及生物量

表5中山市狗仔坑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含量

由此可见,要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植被恢复。首先,要按规范建设垃圾填埋场,铺设收集填埋气的管道,以减少填埋气对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其次,封场时要对最上一层的垃圾进行覆土处理,覆土层过厚或不覆土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必要时要在覆土层里添加肥料;再次,开始时,要选用类芦、加拿大飞蓬、胜红蓟等先锋植物供种植,待先锋植物生长起来后,再种植狗牙根、蟛蜞菊、田菁和苦楝等植物,就可以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