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
填埋气是垃圾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生物气,垃圾填埋场的生物气包括55%~60%的CH4和约40%的CO2。中山市狗仔坑垃圾填埋场内10个样方和CK样方的填埋气含量见表5。由表5可见,在3个月内,场内样方的CH4含量的平均值和CO2含量的平均值均大于CK样方。这说明了狗仔坑垃圾填埋场封场5a后,仍然产生填埋气。CH4平均值最高的是样方1,达到6.08%,样方2次之,为4.24%,样方5和样方9再次之,其余样方的值均小于1%。在CO2的含量上,平均值最大的是样方5,为5.43%,样方7、样方9和样方2则依次降低。由此可见,填埋场内的填埋气含量较高的样方是:样方1、样方2、样方5、样方7和样方9;而填埋气含量较低的样方是:样方3、样方4、样方6,样方8和样方10。样方1、样方2和样方3位于山顶的同一水平线上,填埋的垃圾历史最短,因此样方1和样方2产生的填埋气最多是可以理解的。样方3产生的填埋气却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样方3的覆土层过厚(>60cm)这也可以从样方3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证明),致使大部分填埋气不能穿过土壤到达收集管。样方4、样方5和样方6位于上山腰同一水平线上,填埋的垃圾历史较长,其填埋气的含量较低。样方7、样方8和样方9位于下山腰同一水平线上,填埋的垃圾历史更长,其填埋气含量也更低。样方10位于山脚,填埋的垃圾历史最长(接近20a),其填埋气含量最低,与CK样方一致。由此看来,填埋气的含量是与垃圾的填埋历史有关,填埋历史越长,填埋气的含量越少。香港醉酒湾垃圾填埋场在封场10a后,填埋气含量高的地方的CH4平均含量为10.29%,CO2平均含量为15.09%。相比之下,狗仔坑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含量偏低。这可能与其垃圾成分不同有关,香港的生活水平较高,其填埋的垃圾有机物含量较高,缓慢分解的有机物含量也较高,因此其填埋气含量在封场10a后比封场才5a的狗仔坑垃圾填埋场还高;也可能与其在填埋垃圾时操作不规范有关,例如在封场时有些地方的垃圾上面没有覆土层,填埋气产生后迅速排入空气中,而不能在土壤中积存;另外这与它封场后进行的沼气导排工程也有关。
3讨论
3.1填埋场的植被恢复
中山市狗仔坑垃圾填埋场经过5a的植被自然恢复,长势良好,基本上达到了植被重建的目的。全场调查发现的高等植物达74种,与其它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情况相比,其植物种类的丰富度较高。例如在湖北省一磷矿废弃地上发现的植物为48种,在一古铜矿废弃地上自然恢复的植物为33种,广东5个铅锌尾矿上自然生长的植物合计为54种。这可能主要与垃圾填埋场富含有机质有关。全场植物中,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次之。藤本植物和乔木的种类虽然较少,但是己经开始在逐步增加。其长期演替趋势符合废弃地植被演替的一般趋势——由次生裸地→草丛→灌丛→森林。从植物群落组成来看,本填埋场的优势种群是狗牙根种群,亚优势种群有苦楝、胜红蓟、蟛蜞菊、加拿大飞蓬、小牵牛、鸭跖草、少花龙葵、鸡矢藤、红斑一品红、牛筋草、类芦和田菁等种群。因为类芦、加拿大飞蓬和胜红蓟种群能够生长在填埋气含量高的样方1中,而且它们在CK样方中均有分布,因此估计它们是填埋场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据报道,我国南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工作常以豆科植物作为先锋树种。由此看来,这种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复垦。在填埋场仅有的3种乔木中,苦楝的优势度最高,这说明了苦楝的耐性较强。舒俭民等在垃圾填埋场植树造林试验中,也发现苦楝是填埋气的耐性树种。所以,在垃圾填埋场的复垦过程中,在种植先锋植物的基础上种植苦楝,可以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而加快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缩短复垦的进程。
表2中山市狗仔坑垃圾填埋场的植被组成

3.2影响填埋场的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