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福州市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艺
福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理安全固化填埋处置方式。其工艺流程主要是:医疗废物由医院消毒并用双层塑料袋盛装后装入专用密封、坚固容器,由各专用收集车收集运至处置场焚烧车间,进入装有紫外线的消毒间进行消毒后进焚烧炉焚烧。医疗废物进入焚烧炉后,废物中的有毒物质在800-900℃的炉温下分解,焚烧后的灰渣由尾罩下端排出,掉入刮板出灰机内,由单链条出渣机将灰渣提升翻入集灰斗,经电动卸灰器排入运输车中,送往填埋场进行固化填埋;焚烧产生的烟气由尾罩侧面排出引入温度达1200℃的二燃室,在此高温下,一次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未燃尽的有害物质(二恶英等)被彻底的分解销毁。
为防止二次污染,对焚烧处置产生的废水废气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废气的治理:二燃室排出的高温烟气经急冷塔迅速降到200℃左右,可避免污染物的再度产生,再经填料塔喷淋处置后经35米排气筒排放。
废水的处理:废水经中和沉淀后大部分回用,少量废水目前暂存于临时污水池,定期用槽车运往污水处理厂处理。
废渣的处理;焚烧产生的粉尘和焚烧的炉渣回收进行稳定化处理后,送至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处置。
4.3运行效果
运行期间,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焚烧炉尾气、除尘水、处置场周边环境地表水等分别进行了多次监测。还委托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对烟气二恶英进行采样监测。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监测数据表明,处置场焚烧车间回转窑燃烧的烟气中处类污染物均达到《危害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的标准限值要求,运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限值。
5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
5.1管理机制
政府管理部门通过法规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对医疗废物的产生者和处理处置者进行监督,全面贯彻医疗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和行政代处置制度,控制各类医疗废物从产生、分类收集、运输、暂存、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构筑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以建设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为突破口,以加强立法,强化医疗废物管理为主,辅以经济手段,使医疗废物收运与处理处置系统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5.2运行机制
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是一项技术性强,专业化水平要求较高的环保产业。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的有关政策,逐步实行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式管理是必然趋势。目前对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的营运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一是市场主导,政府严格立法执法,这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运行模式。集中式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营运均社会化,并根据市场的经济杠杆和产生者付费的原则获取投资回报。
二是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杠杆为副,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是政府的责任,通过招标,企业中标后出资建设,与废物产生单位签订收集处置合约,并以政府定价形式收取费用。
福州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先期由政府投资,现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制,引入国外投资企业合作成立新的股份制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制定收费标准,按照“成本+合理企业利润”的定价原则,企业收取合理的服务价格,确定合理的回报。这种机制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走向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6结果与讨论
6.1福州市医疗废物产生量2002年为5013吨(最大值),占城市生活垃圾的0.92%。2005年、2010年预测产量分别为5971吨和7331吨。
6.2福州市医疗废物空间分布具有各类医疗机构散布在福州市区各处、分布广且稀疏和每个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较少等特点。收运采用固定容器系统,收运方式采用2辆2吨的密闭专用运输车每天收集一次,基本满足实际需要,具体收运线路也是实用的。
6.3福州市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采取焚烧处理和灰渣安全填埋的工艺技术,与国家制定的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管理条例的指导原则相一致,处置达到国家有关环保标准,因而是合理、可行的。
6.4完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辅以经济手段,是医疗废物管理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是解决医疗废物的收运与处理处置的最终出路。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