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濒练江,位于潮阳、潮南、普宁三地交界,总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3.9万人,下辖27个村(居),历史上是有名的内涝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大部分农民为养家糊口,以“挑八索”为生,上门收购鸡鸭毛、猪骨、废旧铜锡以及塑料物品,进行回收转卖。改革开放以后,贵屿镇发挥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废旧塑料、五金、电子电器回收利用行业,至九十年代中后期达到发展高峰,成为全国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基地。贵屿回收拆解废旧电子电器一度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各级高度关注。近年来,贵屿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指示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多管齐下解决拆解业二次污染问题,推动电子电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成效,为把贵屿建设成再生资源产业化基地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和扎实的工作基础。
一、贵屿镇废旧回收利用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镇废旧拆解业已形成了从回收、拆解、加工生成再生资源到销售的产业链,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回收、拆解、加工、利用的有21个村,300多家民营企业,5500户家庭作坊,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拆解加工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155万吨,为国家提供再生五金、塑料、二手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150多万吨,实现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2007年我镇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加工行业创产值近15.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以上,上缴税收1600多万元,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贵屿镇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加工、利用已发展成一大循环经济产业,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拆解十分精细。
贵屿镇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了许多人工精细拆解工艺。在全国被普遍认为最难处理的印刷线路板、电源板,其中90%至95%在贵屿经过人工精细拆解,可以分拣出大量可再利用的二手电子元器件。一块手机板拆解出可再生利用的电子元器件达到100多个,同时,通过人工逐级精细拆解,分出各种五金、塑料,方便、简化了回收利用环节,提高回收利用率,回收利用率达到99%以上,比其它地方高10多个百分点。贵屿镇对各种电子器件、五金、塑料的分类也十分精细,在贵屿很多从事再生塑料的经营者、分拣工人依靠自己的经验都能人工快速高效的鉴别聚苯、聚丙等品种,每个熟练工人每天分拣处理的废塑料达50多公斤。国家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到贵屿考察后指出,贵屿劳动密集型的拆解行业符合中国国情,其拆解的精细程度和二手电子元件利用率是全世界其它地方不可比的。
(二)形成较为配套完善的产业链。
贵屿镇经营户对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承接转移,进行一级拆解、二级拆解,然后分门别类,加工利用,建立电器、电路板、电线电缆拆解及塑料五金加工利用等门类齐全、分工精细、工序配套、操作熟练的生产链条,从回收、拆解到加工、利用、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逐步走向专业化。目前,贵屿镇已形成电器拆解专业村5个,电子及线路板拆解专业村6个,电线电缆拆解专业村2个,塑料、五金加工利用专业村7个。
(三)再利用率高。
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出来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再利用率特别高,其中各种集成、电阻、电容、变压器等二手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电子生日贺卡”、“遥控玩具”等电子产品,大大延长电子元件使用寿命。二手电子元器件的循环再利用,减少了其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污染。
(四)本地资源化、产品化不断提高。
贵屿镇对拆解出来的各种五金、塑料进行分类加工,变废为宝。经机械拆解出来的五金材料经高炉熔铸,加工生成了铜带、铜杆、铜线、圆筒漆包线以及铝锭、铁锭、锡线,还提取了金、钯银等大量稀有金属。在贵屿,每年深加工生产各种五金材料达60万吨,相当于开采了200万吨矿石,被人们称为“城市矿山”。贵屿镇企业对各种再生塑料也在本地加工生产出PVC片材、塑料花、珠帘、文具等产品,不断提高本地资源化率。在一些工厂里能完成从废旧塑料到PVC片材、文具的循环利用过程,进厂的是废旧塑料,出厂的是再生利用产品。
(五)从货源收购到产品销售形成较为稳固的网络。
全镇在外专门从事废旧家电回收购销的供销员达30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购销点达1000多个,本地的销售门店有700多个。这些购销点通过设点收购、委托收购、约定收购、上门收购、向贸易公司购买、与生产企业建立废料购销关系等多种形式,把从全国各地回收的废旧家电、“珠三角”地区生产企业产生的边角料、残次料和报废产品等源源不断地转运到贵屿拆解利用。加工处理后的资源包括把再生塑料、五金、二手电子元器件和再生产品,又络绎不绝地销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它省内外各地。目前全镇已建成南安、贵屿两个电子专业市场。其中,南安电子专业市场总面积5800平方米,预计年销售额近1亿元,贵屿电子市场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预计年销售额近5亿元。两个电子专业市场为电子元器件的再生利用提供了一个购销交易平台,发挥了市场聚集效应。每天进出贵屿的车辆平均达700多辆,日客流量达二、三千人,贵屿成为全国废旧家电、塑料、五金再生资源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