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措施,在中国5个城市中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所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政策的认知度最高,认知率达85%;其次为对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认知度,79%的居民对这项政策持赞成态度。对废品收购政策和自带购物袋的认知度相对偏低,分别平均为60.2%和35%。研究认为,尽快实施购物袋收费政策和包装瓶/盒押金制度,大力宣传垃圾收费政策及其意义,开展垃圾计量收费的试点工作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对促进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垃圾政策;认知度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公认的环境问题。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危害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浪费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70年代末以来,很多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提高垃圾中资源成分的循环利用率,回收垃圾中可燃物所含的能量,并力图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可以说,资源化和减量化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第一目标[1~3]。
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城市化速度居世界前列,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激增,其总量正在以大约每年8%~10%的速度增加,已经明显超过发达国家3%~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由于缺乏处理能力,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仍然被简单堆放在城市周围,历年堆存量高达60×108t,侵占5×108m2土地[4]。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装置。然而,对比分析世界各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措施,不难看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然以末端处理为主,现代化城市所要求的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在我国尚未形成,在垃圾管理环节中缺乏多种多样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措施。鉴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针对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管理措施,进行了公众认知度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措施的可能性,为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收集,选取效果明显的、被多个国家采用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政策和措施,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收费、包装瓶/盒押金制度、塑料购物袋收费等多项政策。问卷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我国城市居民对各项政策的认知程度,同时希望能够分析影响各项政策认知度的原因,寻求能够促进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有效政策和措施。调查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西安和深圳5个城市中进行。每个城市中被调查的人数大约为400人,共收回约2000份问卷,回收率超过98%,对各个问题的回答率超过95%。问卷回收后,通过建立数据库,对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政策与措施简析
2.1垃圾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基础。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都需要首先进行分类,可被用于堆肥的厨余和枯枝落叶等有机类成分分类收集也是提高堆肥制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有害的垃圾成分,如废电池、废溶液等进行分类收集,有利于减少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只有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才能提高垃圾中资源成分的循环利用率,进而能够大大减少需进行填埋处理的垃圾数量,实现垃圾减量的目标。70年代末以来,很多国家如日本、德国、瑞典、新加坡、美国等纷纷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垃圾分类收集已经在发达国家中被广泛接受,垃圾分类收集的效率不断提高,收集系统不断完善。
2.2垃圾收费制度
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垃圾减量,在实行按量收费措施的地区,垃圾减量效果更加明显。由于生活垃圾的排放数量与收费数额直接相关,为了减少垃圾费的缴纳数额,人们会从选择商品、生活习惯以及垃圾排放行为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数量。德国曾在五个不同地区进行过不同方式的垃圾计量收费试点研究,与均量收费相比,计量收费获得了18%~34.4%的减量效果,环境效益明显[5]。
2.3包装瓶/盒押金制度
包装瓶/盒重复利用是减少垃圾排放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资源循环利用措施。很多发达国家通过押金制度促进了包装瓶/盒的重复使用,如美国、日本和多数欧共体国家对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瓶/盒,如矿泉水瓶、啤酒瓶、洗涤用品等的包装都规定了明确的押金数额,鼓励消费者选择具有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品的商品,并在使用之后将包装品送回商店,同时取回购物时已经付出的押金。
2.4废品收购1)
1)广义的废品收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回收可被重复利用物品和材料的过程,文章所指的废品回收则是指通常被人们称为“卖破烂”或“捡破烂”的行为,即主要指针对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物质的收购行为。
废品收购是发展中国家流行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资源回收行动,印度、中国和非洲部分国家都具有废品收购活动。70年代以前我国的废品收购工作居世界前列,各个城市都具有废品收购站网。70年代之后废品收购逐渐由国营行为变为私人行为,在各个城市中出现了众多的废品收购者,从事这种活动的大多是以此为生的外地流动人口。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从事废品收购或废品收集的外来人口数量就大约有8×104人之多[6]。通过对废旧纸张、塑料、玻璃和金属等可被重复利用材料的收购和再加工、再利用,从客观上起到了良好的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减量效果。
环卫科技网讯,7月17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云城区(中心城区)第八轮环卫服务项目的中标、成交公告。公告显示,云浮市云城区(...
[详细]
2019-07-17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