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购物袋收费政策
塑料购物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重要根源。为了控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很多国家一方面努力宣传使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布袋或竹篮等进行购物,另一方面也采用付费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数量,为垃圾减量做出了贡献。
3中国居民对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政策的认知度
生活垃圾的管理与污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等明显不同,生活垃圾的直接排放者是每一个居民,而非工矿企业。因此,其管理政策,如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考虑如何影响每个居民的垃圾排放行为,而居民对各项政策措施的认知程度是能否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经过将近20a的实践,很多有利于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措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共识,一些效果显著的措施几乎同时被很多国家共同采纳。然而无论是哪项措施,都只有当垃圾排放者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时才能具有巨大作用。由于社会体制、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政策能否被中国居民接受,要推广和实施这些政策,还应该解决哪些问题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1垃圾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能够受到大多数城市居民的认同(表1)。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85%的人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并愿意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然而当问题涉及到是否愿意在家中将垃圾分类收集时,平均只有61%的人表示愿意。对不同城市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京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相对较高,其认知率达到91%。
表1不同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政策的认知程度(%)
注:表中数据表示对所提问题回答时选择“是”的居民的比例,下同。
3.2垃圾收费
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是90年代以来在我国城市刚刚开始推行的一项垃圾管理政策。自从实施收费政策以来,收费方式全部属于均量收费,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或以人为单位进行计算。生活垃圾收费在城市居民中的认知度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虽然在各个城市中都有超过66%以上的居民赞成实行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政策,其中在大连、西安等地,赞成的比例已经超过85%;而且当问题涉及到“您愿意承担多少生活垃圾处理费”时,平均94%的居民回答愿意承受平均1元/人•月的收费标准。然而,真正听说过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居民人数平均只有59%。
表2不同城市居民对生活垃圾收费政策的认知程度(%)
虽然平均90%以上的居民对使用塑料袋及一次性包装品对环境的危害都有清楚的认识,但对于自带购物袋问题的回答,各个城市中获得的调查结果却非常不同,在深圳只有15%的人表示愿意自带,在北京则有53%的人愿意。
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购物时自带购物袋的比例不高。出现这种结果很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自带购物袋比较麻烦,其二也与没有实行购物袋收费制度有关。本调查的另外一组结果表明,如果实行收费制度将有利于提高自带购物袋居民的比例,减少白色污染(图1)。如果每个购物袋的价格为0105元时,平均大约有14%的居民愿意自带购物袋;但当购物袋价格为0.5元时,愿意自带购物袋居民的比例基本超过50%;当价格为1元时,比例更高。由此可见,以适当方式实行购物袋收费政策,将会对减少生活垃圾中的包装袋数量产生积极影响。
对有关包装瓶/盒押金政策的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居民对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品造成的危害有所认识。另一项有关退回使用后的包装瓶/盒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押金数额的增加,愿意退回旧瓶/盒居民数量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图2)。如果每个包装瓶/盒的押金为1元时,在很多城市90%以上的居民将愿意退回包装瓶/盒。
图1不同收费标准下愿意自带购物袋居民的比例
图2不同押金标准下愿意退回包装瓶/盒的居民的比例
3.4废品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