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收购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将家中的废品出售给废品收购人虽然能够获得一定收入,但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看,卖废品的人在一些城市中的比例并不太高。如在人均收入较高的深圳,只有26%的居民经常卖废品,大连市居民经常卖废品的比例也相对较低,5个城市调查总体结果表明,平均有60.2%的居民卖废品。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是否将可回收和重复利用的物品等卖给废品收购者,与年龄、家庭收入和职业有直接关系。卖废品居民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图3,图4)。不同职业的居民卖废品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工人、公务员、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中卖废品人数所占比例大约为64%,退休人员中卖废品人数的比例为76.6%,公司职员中卖废品人数所占比例最低,大约为55%。对居民不愿意卖废品原因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或因为服务不方便,当然也有一部分居民表示是因为价格太低。
图3不同年龄段居民卖废品的比例
图4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卖废品的比例
4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对各类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实行的有利于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多项政策,在中国城市居民中的认知度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政策的认知度最高,愿意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的城市居民的比例已经达到85%;其次为对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认知度,79%的居民对这项政策持赞成态度。废品收购政策和自带购物袋的认知度相对偏低,分别平均为60.2%和35%。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本文就中国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政策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在我国城市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能够获得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本项政策之所以在城市居民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与近几年来广泛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和试点有很大关系。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分类投放条件、做好被分类收集的不同垃圾成分的运输和处理的后续工作,是垃圾分类政策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2)生活垃圾收费政策虽然已经在我国很多城市中开始实行,也能够被大多数城市居民所接受。但是由于缺乏宣传,很多居民对该项政策及其意义了解不足。为了达到生活垃圾收费政策所具有的减量化效果,应该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同时进一步开展实行生活垃圾按量收费的试点工作,以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按量收费政策。
(3)鉴于我国居民对自带购物袋和退回包装瓶/盒的认知度不高的现象,建议应该尽快实行购物袋收费政策和包装瓶/盒押金制度,以减少白色污染和促进包装品重复利用。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每个购物袋的价格和每个包装瓶/盒押金的数额,都应该定在0.5元左右或高于0.5元,才能够收到显著效果。
(4)废品收购政策在我国城市中以不同方式实施多年,尽管如此,目前卖废品的居民所占比例并不太高。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如规定一定的时间准时提供收购服务或上门收取等,有可能提高废品回收率。另外规范收购价格也是提高居民卖废品积极性的可能途径。
值得深思的是,卖废品的居民的比例,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从这个趋势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卖费品的城市居民的比例将会不断减少,这也是各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的事实。因此,要实现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有效回收和重复利用,从长远看,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并以有效的法律制度和辅助措施,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等促进垃圾分类回收,对促进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