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调控与监管,维护环卫市场秩序。
随着环卫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与成熟,政府环卫管理部门在制定政策、创造和维护正常的市场运行和竞争秩序、调节市场关系、对企业运营和经营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方面的职能作用逐渐突出。为了切实提高政府对环卫市场秩序的调控与监管效能,一是健全行政管理法规,使行政活动法制化。近几年,我市先后颁布了《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广州市市区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经营性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广州市市容环卫服务招投标规定》、《广州市市容环卫服务劳动定额标准》、《广州市环境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广州市清洁卫生收费办法》等,使环卫的市场培育、行业管理、价格收费、质量监督、产业发展等各项管理走上法治的轨道。二是充分发挥市环卫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作用。环卫行业协会是联系环卫管理部门与环卫企业的桥梁,我市环卫行业协会在环卫企业资质审查、组织企业招投标、制定行业指导价格和市场准入制度、协调环卫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规范环卫企业行为、统一服务质量标准以及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三大检查监督队伍:即由市市容环卫局、市城管执法支队、各区市容环卫局人员组成的综合检查考评小组;市环卫行业协会组成的对环卫企业资质、经营等级、经营行为、作业质量的审查、监督、考核小组;各区市容环卫监督管理所的专业检查监督队伍。三支队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市容环卫的管理合力,有效维护了环卫市场秩序。
二、实施专业化经营管理战略,全面依靠现代科学管理和科技实现垃圾治理专业化发展
(一)坚持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
为彻底改变传统垃圾处理分散经营、简单处置、高消耗、低效能的落后状况,一是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后,实行资源统一流向、集中处理,禁止分散处置、各自为政,逐步形成了全市性的以街道环卫站和市环卫资源回收中心为纽带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市环卫资源回收中心对可回收垃圾实行机械化细分,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率和资源再生利用率。目前,全市垃圾分类率已超过40%,资源利用率达巧%。二是实行垃圾集中收运,科学处置,综合利用。居民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工人上门集中收集送中转站进行压缩、密闭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填埋。我市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基础上再用三年的时间建成李坑、小洲垃圾焚烧发电厂、三信肥丹厂,使我市生活垃圾日综合处理量达到6500吨以上,并利用原有的大田山、李坑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沼气,扩建沼气发电站,充分挖掘填埋垃圾的综合效用。三是引导和鼓励环卫企业外延拓展,做强做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如广州环卫机械设备厂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从1997年开始,承包东山区市容环卫局环卫运输车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该厂通过市场竞争,还先后取得了两个区环卫运输车队和两个区部分机械清扫作业的承包经营权,年产值达3500万元。市环卫洒水车队,在完成下达的承包任务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拓展其它业务,先后承担了内环路放射线的冲洗保洁、侧石、防撞墙的洗刷及清洗10条主要马路两侧乱张贴、乱涂画等新业务,还接收了80多公里新增路段的冲洗业务,大大提高了单位经济效益。
(二)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环卫传统产业专业化改造步伐。
环卫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垃圾处理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关系到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污染防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加快环卫传统产业专业化技术改造步伐,一是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近几年来,我市每年投资1500多万开发和投用一批高性能的道路清扫车,大大提高了我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程度。目前,我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3%以上。为配合“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工作,撤销了全市一万多个垃圾桶,建设124座垃圾压缩站,全部实现了垃圾机械压缩中转运输的目标。还研制了2000号水上机械打捞作业船、交通护栏清洗车等一批作业机械。二是利用高科技建设和改造垃圾处理工程。将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年底开工建设的李坑资源电厂,通过国际招投标的办法,分别发包给法国安力士公司和德国BBE公司设计和营运,大大提升了我市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管理水平,与国际发展接轨。对大田山、李坑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处理,与香港连宝环保公司、中大环境研究所合作运用新技术进行工艺改造,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使困扰多年的污水排放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大力加强环卫应用科学技术攻关。近几年来,我市成功研制了垃圾压缩中转站降噪除奥技术、垃圾分拣处置工艺以及再生利用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收集处理信息网络技术等,为我市垃圾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坚持科学管理,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机制。
我市从现代管理的要求出发,着力从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是科学分工,实施目标管理。例如,在筹建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李坑垃圾焚烧厂中,采用国际招标承包经营的方式,划清设计与建设主体、营运主体和监理主体的职贵,对垃圾收集与运输、终端处理和污水处理都采取这种做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利于降低投资建设的市场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建设营运水平。二是推行专业管理、行业管理。对垃圾收集运输分散经营、粗放管理的,实行集约管理,规模化经营;对垃圾收集,实行垃圾袋装,集中收集;对垃圾分类,实行统一流向,集中处理;对垃圾清运,实行中转压缩,密闭式运输;为适应垃圾处理市场化、社会化的需要,对环卫作业单位作业质量,通过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和质量标准规范管理;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对环卫企业实行分级管理。三是实行信息网络管理。我市正着手开发建成覆盖全市性的垃圾处理网络系统,建立环卫工作数据库,实现垃圾收集处理信息资源共享,以提高管理的实效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