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90
2,我国主要城市垃圾组分分析
中国城市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由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单位垃圾等组成,不同来源的垃圾,其成分和特性也不尽相同。居民生活垃圾来自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由厨余垃圾、煤灰、塑料、玻璃、织物等组成,还包括少量废电池、灯泡等有毒有害垃圾。这类垃圾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切%左右,成分员为复杂。受时间和季节的影响也较大,有较大的波动性。街道保洁垃圾含有较多的泥沙、灰土、枯枝、败叶及商品包装物等,而易腐的有机物较少,热值比居民生活垃圾略高。单位垃圾来自机关、团体、学校、商业区、写字楼、工厂、三产等的生产、生活和工作过程。这类垃圾成分因来源不同而变化,构成较为单一稳定,平均含水率较低,高热值的易燃物较多,其低位热值一般为6000—15000kJ/kg上述三部分共同组成了城市生活垃圾,他们的成分和相对量的比例决定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特性。
从总体上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的变化趋势是:
1)有机垃圾为主要成分约占50%左右,其中主要为厨余垃圾,而渣土灰土等无机物约占20%以上;2)从1991年到20d旧年,有机垃圾和渣土灰土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厨余类有机垃圾由1991年的58.96%下降到20d旧年的43.6%,渣土灰土类无机物的比例由25%下降到22%左右;3)从1991年到20d旧年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的可回收物有大幅度增长,平均值由11.7%增长到26.6%,增长了一倍以上;4)垃圾中可燃物成分增加,垃圾的热值有所提高。其中,塑料橡胶类含量增长快,平均值由2.77%增长到11.4%,增长了3倍以上;其次为废纸,平均值由2.85%增长到6.64%,也增长了1倍以上。织物、木竹的含量变化相对较小。
3,城市垃圾处理的各种主要方法及主要问题
1 卫生填埋。
所谓卫生填埋就是能对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进行控制的填埋方式、通常首先要进行防渗处理,在填埋场底采用人工衬层,四周采用垂直防渗幕培并使之与天然隔水层相连接,使填埋场场底下形成一个独立的水系,使之不会污染地下水,渗滤液收集后一般通过管道收集后直接处理或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垃圾填埋场气体中含有大量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成分,若不采取适当的收排系统进行处理,则会在填埋场累积,通过填埋覆盖层或侧壁向场外释放,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这些气体一般需通过石笼等收集后燃烧排放或收集后经过净化处理作为能源回收。卫生填埋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世界第一座城市固废物填埋场建于美国,但因地、渗漏液等问题,国外填埋比例逐年下降:美国1970年为4%,1990年为3%,2001年则降到2%;法国计划到2004年减少因堆肥法留下的约20%不可堆肥物和焚烧法后10%左右的残余物,仍需卫生填埋作最终处理。今后,世界各国采用卫生填埋消除的垃圾总量仍占主导地位,但因其卫生技术标准较高,其投资费用和成本相对也较高,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所谓的卫生填埋仅仅是简单填埋或直接露天堆放,这就是为什么统计垃圾处理率较高,而实际有效处理率较低的原因。如此简单的处理不仅侵占土地,产生严重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二次污染,还存在着垃圾爆炸事故的隐患。填埋技术应研究并解决的关键问题:(1)场址选择(环境、运距、库容等);(2)渗漏液的收集与处理(技术方案、排放条件);(3)气体的收集;(4)采用垃圾压块技术,以减少运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