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最初香港建公厕是为了收集粪便?!

2021-02-07 香港365天 作者:Calvin A+  A-

3、新常态下的公厕日常

疫情当下,大家的清洁消毒意识增强,如厕时更注意卫生,这是好事。疫情期间,小编如厕前后都会洗手。令小编感动的是,每次上公厕的时候,即便是比较偏僻的位置,厕所的枧液机都能挤出洗手液。

围观!最初香港建公厕是为了收集粪便?!

(图:总能出枧液的枧液机)

公厕的水龙头也是自动感应或是按压后自动出水,避免了洗手后还要接触洗手台的麻烦,也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但是目前公测的大门并非全自动感应,洗完手后也必须触碰到门柄。

根据研究,门柄上的细菌可达到200多万,远高于马桶上的细菌数量。当中甚至还存在抗生素都杀不死的抗药性细菌。

围观!最初香港建公厕是为了收集粪便?!

(图:公厕大改造)

所以大家如厕洗手之后可以选择用纸巾触碰门柄开门。如果直接接触到了门柄,出门之后也要记得再消毒。

围观!最初香港建公厕是为了收集粪便?!

(图:厕所内的消毒液机)

不同风格的公共厕所,总有一款适合你。公厕体现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出于公共卫生安全和城市形象的考量,公厕翻修项目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的如厕环境,港府要努力,而每个使用公厕的人同样需要自觉遵守使用规范。清洁香港,人人都“德”!

徽引资料

编导雍进,监制李国忠,新闻及资讯部专题节目科制作,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公厕大改造,2020年1月18日

庄玉惜,《有厕出租:政商共谋的殖民城市管制(1860-1920)》,2018年1月

香港01,《公厕翻新慢而不优官僚作风亟待改革》,2019年11月28日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