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全国旅游厕所暗访:厕所革命显成效 仍有短板待补齐

热门 2019-08-18 中国旅游报 作者:王诗培 A+  A-

No.2

多地探索创新管理模式

相较于一般的公共厕所,旅游厕所应当具备空间明确性、功能多样性、地方文化性特点,厕所的装修设计风格须体现重要的地方文化元素。调查发现,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更能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对旅游厕所进行装修设计,设计新颖美观、环境优美的比例比东部地区略高。例如,云南、广西、陕西有不少旅游厕所风格凸显当地民族特色,与景区融合度较高。

在创新方面,环境优美、设计新颖和特殊群体区域是各地旅游厕所建设提及率最高的,占比分别为34.1%和32.8%,其次是物品寄存/自助设备/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提及率为19.6%。

另外,多地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智慧厕所管理模式。其中,湖北省黄石市旅游厕所的使用状态采用了数字化显示技术,例如铁山区文化宫内的厕所在厕位入口处和每个厕位门上都设置了厕所使用状态数字显示器。云南省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内引入了“智慧厕所”概念,使用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一部手机游云南”手机APP,了解景区内各个旅游厕所的位置以及厕所人流量、使用情况;同时,在景区厕所入口处悬挂了可实时查看厕所内厕位使用情况的显示屏,除显示厕位使用情况外,还可对此厕所的客流量进行统计,有效管理景区的旅游厕所,为游客提供更便利、舒适的如厕和游园体验,部分程度上可以解决景区内“如厕难”的问题。重庆渝中区防疫站厕所购置了“云厕智通”研制的智慧公厕管控系统,可以实时对该厕所进行温度、湿度、臭气浓度等信息的监测;引入智能管控系统对厕所进行监测不仅可以让现场的清洁员及时掌握厕所的卫生情况变化,及时进行清理打扫,也可以让远程区域的厕所管理者了解厕所的现场实际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及时处理。海南省旅游厕所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反馈评价机制,厕所内挂有可供游客扫码评价、填写建议的二维码,以及纸质版投诉意见簿,全方位收集游客如厕反馈,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提供多元服务设施,多地旅游厕所还增加了服务内涵。比如,江苏省旅游厕所内大多设有座椅沙发、物品寄存处,并提供特殊群体区域和“第三卫生间”,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和资源调配;部分旅游厕所设置有电子显示屏,各厕位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消火栓等消防设施配备齐全,也体现出江苏省旅游厕所安全保障工作十分到位。

No.3

补齐短板未来建设有方向

暗访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国已经全面完成旅游厕所革命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但目前,旅游厕所革命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快速增长的旅游发展和人民需求相比,厕所数量质量、管理服务、科技应用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暗访组相关负责人建议,旅游厕所的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干净整洁、功能齐全,体现人性化、生态化。未来,在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应当重点着力解决无障碍设施、“第三卫生间”配置不足、管理规范存在缺漏、设备损坏与卫生等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全面提升我国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水平。

同时,按照“全域发展、质量提升、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的基本思路,在巩固提升上一轮旅游厕所革命成果基础上,推广成功经验,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旅游厕所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监督社会化、使用文明化,全面提升旅游厕所建设质量与管理服务质量。

旅游厕所管理与维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景区管理者的投入,也需要游客的维护与参与,需要加强对公众文明如厕的引导,提升公众参与度,旅游厕所维护人人有责。暗访组相关负责人建议,各级政府可以在“世界厕所日”“中国旅游日”“黄金周”等重点时间节点,制作文明如厕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在景区景点等游客集中的场所发放播放。通过媒体宣传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将文明如厕纳入游客行前教育中。

另外,暗访组发现,不少旅游厕所会因为是在旅游淡季而不开放或者疏于管理,这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未来,各地应当加强对旅游厕所建设的理论研究,针对如何在不同类型的景区合理布局旅游厕所、如何根据游客数量(性别数量)和景区淡旺季等因素来控制旅游厕所的数量和质量等情况加强研究。例如,景区可以通过考察游客流量、流向、使用习惯、使用时间等,确认每个点的旅游厕所的使用率,从而确定旅游厕所的数量和相邻厕所的间隔距离,提高旅游厕所的科技性和实用性。在重大节庆活动或者景区旺季时,也可以适当增加移动厕所的数量和布局。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