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政协:民主监督助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2018-09-21 福建日报 作者:杨珊珊 林芬 A+  A-

  “推进城市垃圾源头分类,尽快建立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绿化垃圾等非生活垃圾的专项分类收集、处置体系。”

  “建议修订行业规范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制定绿色酒店、环保超市的统一标准,规定住宿、旅游、餐饮经营者不得在经营活动中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等。”

  “保持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小手拉大手’的教育引导机制和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制度应坚持并加以推广,使其短期内不能被弱化及取消。”

  近日,厦门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八次主席会议,开展“市政协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议案落实情况”专题民主监督。会上,厦门市发改委、商务局、环保局、城管执法局、市政园林局和六个区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思明区政协,农工党、致公党市委,民革、民盟、民进、九三学社、台盟、经济、农业等界别的代表委员围绕源头减量、小区分类、收集转运、垃圾处理、垃圾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条条经过充分调研和协商、监督的意见建议,为厦门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提供了许多“金点子”,在建言献策中充分发挥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形成了《2017年市政协“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议案落实情况》民主监督性主席会议建议案。

  据悉,2017年根据市委的部署,厦门市政协围绕“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并形成包含49条建议的《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建议案》报送市委、市政府。今年,厦门市政协选取了“2017年市政协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议案落实情况”为议题进行民主监督。选取政协建议案作为民主监督,召开专题协商会,在市政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经过监督协商再次提出《民主监督性主席会议建议案》,也已经报送有关部门,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进一步助推厦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聚焦重点工作 围绕垃圾分类减量开展民主监督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去年以来,从国家到省、市,各级党政对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空前重视。厦门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去年提出了“2017年岛内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岛外扩大试点、逐步推开”的总体要求。

  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随着垃圾分类工作在厦门的有序开展,厦门市政协将垃圾分类作为关注重点,去年更是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作为厦门市政协四大协商议政议题中的首个议题,积极献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协商议政的作用,今年,厦门市政协首次将民主监督性协商议题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而“2017年市政协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议案落实情况”正是首次民主监督性协商所选取的议题。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