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跟进,升级垃圾分类工程
“找一个干净的容器,然后按照10:1:3的比例将水、红糖、鲜垃圾(如果皮、菜叶)放入容器内,每天打开盖子放出气体,持续一个月后,再静置3个月,最后把气体过滤出来,酵素洗洁精就做好了。”5月20日,在安岭乡四联村,该乡党员志愿者和市环保志愿者向村民讲授“酵素洗洁精”的制作方法。
这是该乡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垃圾处理的新模式———果蔬残渣变酵素。“这样制作的洗洁精用来洗碗,不伤手而且环保,还能充分引导群众进行垃圾分类。”该村环保委员尹永亮说。
目前,对于垃圾处理仙居采取卫生填埋和转化为肥料两种方式,对于一般不可腐烂的垃圾以卫生填埋为主;对于可腐烂垃圾则采用微生物发酵和太阳能发酵两种方式,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据了解,仙居已建有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理设施54座、太阳能发酵资源化处理设施22座,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全覆盖。
在湫山乡微生物发酵机器设备处理站,记者看到一桶桶可腐烂垃圾通过机器设备的自动提升装置倒入发酵缸内。该站点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设备可以自动进料、自动出料,一次填料完成后经过24小时左右的时间处理,可以将可腐烂垃圾转化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
“按照垃圾日处理量500公斤,出肥率60%来计算,每年可产生有机肥100多吨,可用于农田施肥1000多亩,可减少农田化肥使用量25吨左右。”该工作人员表示,这种绿色环保有机肥料现在很“吃香”,已经吸引了很多种植户前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