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2013-02-20 济宁医学院学报 作者:翟敏 岳喜同等 A+  A-

3讨论
  由于环卫工人工作环境卫生状况差、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过早等造成他们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等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女性各因子分、症状阳性数显著高于男性,这与男女生理特点差异、女性工作、家务压力较大有关。
  不同年龄组环卫工人心理状况比较表明,<30岁组身体状况较好,但其它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这与年轻人好胜心强,生活经验不足,对社会、工作环境适应力较差有关,提示有关部门应对年轻工人加强教育和关心。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种环卫工人社会支持情况表明:主观、客观支持分及总分均无差异,说明环卫工人的工作已得到社会、居民认可和尊重,但环卫工人个人或家庭遇到困难时,仍主要依靠自己解决,缺乏与单位、同事交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不够,因此社会各界和政府职能部门仍应切实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给予更多支持和关心。
参考文献
1尹先仁,等.环卫工人的健康状况调查.环境与健康,1991,8(6):252
2李丽桃,等.广州市环卫工人健康调查.环境与健康,1997,14(4):168
3金华,等.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