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环路曾围一圈垃圾堆——访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王维平
2012-08-24
环境与生活
作者:朱艳
A+ A-
随着新政策的实施,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的垃圾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09年,北京市每天的垃圾产生量为1.84万吨,2010年为1.74万吨,2011年减至1.64万吨,成为全国唯一垃圾产生量负增长的城市。
那么老的垃圾场用地该怎么利用呢?“垃圾场用地是不能直接利用的,这样的地叫‘零残值地’,因为在上面直接盖房子不行,会往下沉;绿化种庄稼也不行,因为垃圾堆会腐熟发热,发热就会烧坏植物的根。”王维平说,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政府拨款22亿元人民币,来清除集中在四环到五环之间的1000多个陈腐垃圾堆,目前各个区县都在清理中。“因为这些垃圾堆已经几十年了,闻起来没什么味,但是也有没腐化的,如塑料、胶皮鞋、破布、碎玻璃等,把垃圾挖出来,过筛,筛出这些没腐化的,再打包送到垃圾焚烧厂去焚烧发电;筛下物就是土,就地回填,这就是垃圾场的土壤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成功的典型案例,是位于北京市东北五环附近的单店村。该村约有480亩的土地曾经是垃圾场,后来将垃圾彻底清除后再填上净土,经过环评合格,现在已经开始建住宅了。
王维平还介绍,在建筑垃圾上建住宅的案例国内也有很多,“比如原来是一块好地,为了烧砖,挖土形成大坑,现在把砖头、瓦片、钢筋、水泥等建筑垃圾填上去,再盖上一层净土,夯实然后建房子,这也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