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图9和图10分别为在废PP中加入不同含量的PP和PE后,复合材料断面结构的电镜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PE含量的增加,两相界面逐渐趋于模糊,断面趋于纤维化,出现网丝和微孔结构,说明试样断裂时存在剪切和屈服现象,为韧性断裂的特征[7],最后断面上基本看不到有颗粒的团聚现象出现,表明复合材料已达到较好的相容效果,且断面层逐渐趋于比较细小均匀的纤维状,基体在冲击方向存在明显的层状滑移,这说明PE的加入容易诱导基体发生屈服形变,增加了耗散冲击能,使体系呈现韧性断裂。
3结论
由于PP和PE均为结晶型聚合物,两者共混得到具有一定程度相容但又并不完全相容的共混物多相体系在共混物中,聚合物会因各自不同的加入量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结晶构造,因而PP/PE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各组份的加入量有很大的关系。
1)PP对废旧塑料有增强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它的力学性能,加入量越大,性能越好。
2)PE对废旧塑料有增韧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但用量过大时会导致材料的相容性下降,冲击性能反而有所降低。
3)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当废PP/新PP/PE的比例为100/20/1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18MPa,冲击强度为24kJ/m2,已经满足塑料果品周转箱的实际使用要求,此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冲击强度的改善扩展了废PP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占勋.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及综合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83-85,91-92.
[2]颜小莉,周红艺.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与展望[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11):26-28.
[3]吴自强,唐四丁,胡海.废旧聚丙烯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再生资源研究,2002,1(5):25-28.
[4]曹民干,乔雷.聚丙烯/聚乙烯共混合金中聚乙烯的含量对性能的影响[J].绝缘材料,2003,6(2):25-27.
[5]周殿民,张丽珍.聚丙烯成型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3,285-291.
[6]王国全.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6-45.
[7]付一政,李炳海.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17(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