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水文地质条件约束

2011-05-10 互联网 作者:江涛 A+  A-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涉及多方面因素,本文充分论述了水文地质条件对填埋场选址的约束,以及如何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和勘查,优选出安全可靠的城市垃圾的地下填埋场,使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之间达到最优化的联合。重点分析了对地下填埋场选址的地质条件约束,包括含水层的特征、地下水特征、地质、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最后说明了城市垃圾填埋场地质勘查的工作程序、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与水文地质
1前言
城市生活垃圾是国际上现代化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固体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这一领域是环境工程与地质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已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数量增长很快。如何处理庞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是比较复杂的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而且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气象条件等的不同也会造成研究方法、结果的不同,因而所采用的地质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科学处置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原则、水文地质条件和基本的勘查方法。
2场址优选的原则
一般而言,一个垃圾填埋场址选择都要求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等3方面的效益,最好是三者的优良组合。因此,在场址选择时,要遵循下列原则:
1)城市垃圾填埋场距城市越远越好,一般要求L≥30km。
2)从经济效益上考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垃圾运输成本低。运输便利与否决定于下面两个因素:运输距离及可能采用的运输工具,运输距离越短越好,船或铁路运输比汽车运输便利。一般要求填埋场距公路、铁路或河流不超过500m。
3)环境条件。①要求场地容量能使用15~20a;⑧对地表水不造成污染或污染的可能性很小,要求距任何地表水体的距离大于60m,最好不要堆放在河流两岸,渗出液不排入农田;③远离居民区,距离大于500m;④尽可能利用废弃的土地;⑤远离飞机场,大于10km等。
4)建场条件。①地形越平坦越好;②作业区域足够大;③里衬材料粘土越丰富越好;④建场费用越小越好。
3水文地质约束条件
3.1含水层的特征对填埋场的影响
3.1.1含水层的渗透性
对于填埋场的选址,含水层的渗透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填埋场的场址条件。渗透性强的岩层不适合选为场址。首先,岩层的渗透性强,其渗水能力就强。在同一水力梯度的影响下,渗透性强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快,故污染物质在含水层中的传播速度也快,使污染物在水中传播类型由静水时的扩展传播,转变为流动状态下的渗透弥散迁移,大大加强了污染物质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距离。另外由于污染物质的运移速度快,而渗透性强的岩层净化吸附能力又较弱,所以,污染物质来不及被吸附和净化就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含量降低得很慢,这样就产生了不良的连锁反应,使污染物质的扩散效果增强,形成了地下水大面积的污染,给环境保护工程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此类含水层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段时,严禁在其下游地段有重点保护的地下含水层和地表水体存在,因为在地下水流速的影响下,污染物质沿流向扩散的速度大、距离远,很容易影响到下游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表明,重点保护的地下水含水层和地表水体到填埋场的距离至少应大于1km。
3.1.2含水层的厚度
场址所在地含水层厚度对填埋场地的影响很大。场地所在地段含水层越薄,那么在地下水同一流速的情况下,流经场区的地下水的径流量就越小,污染物质扩散的效果就差,有利于场地的选择。同时,即使是渗透性很强的含水层,如果它的厚度很小,那么采用人工治理的方法也很容易,所需的投资也很少。相反,如果含水层的厚度很大,那么在同一水力梯度和流速的情况下,流经场区的径流量增大,污染物质的传播范围扩大,而且治理设施的投资很大。所以含水层厚度小,有利于选址。
3.1.3含水层的水平分布面积
填埋场所能影响到的含水层的分布范围限制了有害物质的扩散范围,即使在渗透性很强的含水层中,如果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很小,基本处于封闭状态,那么污染物质污染范围也只能限制在含水层的分布范围之内,所以这样的场地是一个条件较好的场地。
3.1.4含水层的倾角
潜水含水层倾角越大,地下水力坡度也就越大,在含水层渗透性相同时,当流速较大时,污染物质的传播速度就会增大,传播范围也会扩大,对填埋场形成不良的影响。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