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危机和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资源浪费危机以及由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导致的生态危机等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日本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台了《环境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和相关的专项法规,提出了建设以循环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服务于减少地球环境负荷的环境产业必将作为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基础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发展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低碳社会;通过发展“3R”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发展环保型农、林、水产业和进行环境再生等,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与自然共生社会。
2.环境产业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激
发地区发展活力的动力。当前,面对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然而国土狭小,资源有限,并且曾经是一个公害大国,因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日本政府于1993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即明确提出了构建可持续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环境立国”的战略。进入新世纪后,日本更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改善环境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的活力促进环境改善的环境政策方向和促进环境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综合提升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能源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绿色化既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又进一步改善了日本的环境状况,缓解了其能源、资源不足的局面,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环境产业成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一些原有重化工业集中、经济逐渐衰落的地区也由于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而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活力。
三、日本环境产业的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1.日本环境产业的现状。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环境技术,使其在污染防治技术、废弃物适当处理和再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又以20世纪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为契机,大力开发节能技术,从而使其目前已跻身于世界环境、能源先进国家的行列,并引领和带动了日本环境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环境产业的业务种类已超过900种,参与企业达4000家,2000年的市场规模达299444亿日元,从业人员为768595人。
总的来看,当前日本环境产业的发展表现为如下三方面特点:
(1)从公共需要向民间需要扩展。日本的环境产业是在20世纪60~70年代通过法规和政策手段推动,实施以末端治理为特征的公害对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中,防止大气污染装置、下水污水及粪尿处理装置、城市垃圾处理装置等与公共事业相关的环境产业所占比例很大。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剧和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在日本逐渐兴起,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随之扩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不断推出新的环境保护型产品和服务,从节能型家用电器、混合动力汽车、有机农产品到各种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长寿命产品等,涉及居民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对防止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等与改善企业活动环境负荷相关的技术、设备需求也日益扩大,从而也使环境产业从公共需要向民间需要扩展。
(2)从少数产业部门向几乎所有产业部门扩展。如前所述,日本的环境产业最初是在与防止大气、水质污染装备等相关的少数产业部门中建立的。而目前,日本的环境产业已从少数产业部门扩展到包括农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的全部一次产业和包括矿业、制造业等在内的全部第二产业以及包括运输业和通讯、电气、燃气、商业、金融、保险等各类服务业的第三产业。目前,日本的环境产业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并已扩展到几乎所有产业部门。
(3)从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扩展。日本环境产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始向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扩展(见表4)。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这为日本环境产业向海外发展提供了市场。同时,全球绿色市场的发展也为品质优秀的日本环境保护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企业向海外扩展提供了商机。
表4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环境市场的事例

2.对日本环境产业前景的展望。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当前和今后长期必须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这就决定了全球的环境产业未来仍然会持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