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分类回收

2010-10-25 环卫科技网 作者:史德年 黄毅 A+  A-
今年三月杭州市试行垃圾分类以来,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遭到了不少市民的质疑。“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为处理资源而耗费资源,并背负起更加沉重的财政负担。是不是该值得大家的深思?本文就如何让垃圾的分类与回收更加深入、有序的结合,阐述个人的观点。
一、现状
近十年来,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理量逐年增加。2009年生活垃圾处理量为234.72万吨(不包含回收部分),日处理量达到6431t/d;1998年~2009年,生活垃圾年增长率达到了17%,超过杭州GDP的增长率。
杭州市废旧物质收购点分散且无组织处理、污染严重,据05年统计注册的废品回收机构790余家,主要集中回收废旧塑料、废纸、废金属等。目前保守统计废品收购机构(包括无证经营点)超千家,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影响半径面积超过5000亩。

多数回收企业都集中在市区及周边,多为作坊式小企业,工艺设备落后、污染控制措施少,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环境,散落的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质量和景观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降低了周边土地价值和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表1 近年杭州市生活垃圾性质)

(表2 近年杭州市生活垃圾类型比例)

从上面表述的情况及性质分析可以得出:在杭州市区的生活垃圾中,厨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橡胶、纸张,生活垃圾呈现出水分高(压缩)、热值低(焚烧)、有机成分高(餐厨)的特点,而且可回收垃圾比例在逐年提高,然而资源回收的无序、拾荒者和营业者的无规,让垃圾资源污染着环境的同时,也污染着每位市民的心灵。
二、基本思路
政府制定分类回收规则,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杠杆作用,扩大垃圾分类回收种类和范围,用利益疏通各环节,在经过一定时期的保护和培育,最终目标是做到财政零负担。可总结为八个字“双环双手,三者三责”。“双环”指的是:垃圾回收循环和分类处理循环;“双手”指的是:政府强制的“有形手”和市场自调的“无形手”;“三者三责”指的是:生产者(谁生产谁回收)、消费者(谁使用谁付费)、处理者(谁处理谁受益)。
三、分类角色
1、政府的作用在于宣传、引导和建立一个合理的市场秩序, 除了必要的配套法律法规以外,健全收费机制是关键,即通过某种合理合法的方式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环境补偿“押金”,通过合理的分配,最终做到财政零负担。
在民众主动意识的宣传和引导上要让垃圾分类回收与个人素质相结合,体现其公益性和慈善性。政府在“押金”制度上实行“从量收费、从类付费”的差别化机制:对垃圾未分类的高收费,对环境影响大的高收费。在市场秩序中,要杜绝拾荒者和无序竞争者,重点在垃圾收集设备上有规、有序的引入市场化机制。
最终完成土地集约化、垃圾减量化、回收资源化的完美组合。
2、市场有自我调节作用,职责在于如何在价格利益的引导下,让企业牵头走,公众参与其中。
现在垃圾分类回收的过程:1、大部分城镇居民都会把废旧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分类储存;2、回收员以一定的价格进门收购然后卖给废品回收点;3、回收点以再高一点的价格转卖给特定物品回收站或生产加工企业。大部分餐饮把残余垃圾,分为残渣和地沟油分别卖给不正规的回收企业;一定数量的拾荒者,也在其中充当着垃圾桶破坏员和垃圾回收员的角色。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现在杭州市并不是未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只是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主导着垃圾资源分类的方式、种类和价格,在此看似有序,然则无规的市场中,物品的价格充当了市场的幕后推手。市物价局暂对回收物未有具体定价,回收价格完全取决于后端市场。据市场调查,杭州宏洋收购站、江干区双美废品回收站的回收价格为:废报纸1200-1300元/吨(0.6-0.65元/斤),塑料瓶3600-3900元/吨,其它塑料1600元/吨,废旧电瓶7000元/吨,废铜40000元/吨,废铝10000-11000元/吨,废泡沫3000元/吨,废玻璃、废织物所占垃圾比例较大却无回收市场。笔者收集一年的杭州日报可卖40元(以0.5元/斤卖给回收员,平均每天报纸重二两),大型回收站的价格为0.9-1元/斤,而最终到杭州日报回收报纸价格超过1.2元/斤,即为96元/年/份。实际上消费者花216元的价格(年报卡)享用是120元(216-96)的价值。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