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现状分析

2010-07-08 互联网 作者:高春梅 刘宏 赵超英 A+  A-
医疗废弃物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和诊所的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或在医学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1]。由于其危害具有潜在性、转移性、迁移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医疗废弃物已经成为医院院内感染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上已将其列入控制危险废弃物的《巴尔塞公约》条款中,我国也已将其列入《国家危险物名录》条款中[2]。现将近年来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1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方法
1.1《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分类
明确将医疗废弃物分为5类,即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其中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废物;病理性废物是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废弃医用锐器;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疫苗、血液制品等;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3]。
1.2国外主要分类方法
日本对垃圾的分类方法相对简约[4],医疗垃圾被分为3类,即放射性垃圾、非感染性垃圾及感染性垃圾。国内有些学者也倾向于这种分类方法[5]。
德国将医疗垃圾分为5类,其中A类为与生活垃圾相类似的固体物废,不具有传染性;B类不具有传染性,如普通病人使用的包扎绷带、排泄物、一次性针头,对其有特殊的预防受伤和感染的危险要求;C类具有传染性,来源于有感染的地方,对其有特殊的预防感染和防止受伤的危险要求;D类为化学试剂、药品、消毒物质等,不具有传染性;E类为躯体各部分及器官等,对其有附加的要求。其处理方式根据其传染性及可回收性不同,各有不同。
1.3国内部分医院实际分类方法国内一些医院将医疗垃圾分为4类:一是可回收的药品及注射器、输液器的外包装材料,如纸盒、塑料袋等;二是沾染病人血液、体液或药液的医疗废弃物,如棉签、纱布、安瓿、小药瓶等;三是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四是注射针头、刀片等锐利物品[6]。
2医疗废弃物分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医疗废弃物混淆放置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般而言,省、市级大型医院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完全分开堆放收集,而一些小型医院工作区与生活区没有完全分开,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堆在一起[7]。贾丰实[8]指出,大多数乡镇(中心)卫生院及村级卫生室都不能按法定要求处理医疗废弃物,普遍存在医疗废弃物和其他垃圾混放现象。而在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也存在无害的医院废物与有害的医疗废弃物混放、混装现象[9]。刘兴邦等[10]在调查中发现,市属各级医院在垃圾管理中不同比例的存在将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混合处理的现象,使用锐器收集器单独放置、储存损伤性废弃物的医院只占到19.1%。
2.2非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均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造成极大浪费
一次性医疗用品及药品的外包装材料如塑料袋、包装纸盒等不属于感染性垃圾,应本着“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按生活垃圾处理。徐培峰[11]现场调查发现所在医院90.9%的科室目前尚未将这类垃圾与棉签等感染性垃圾分开回收,由此增加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费用,焚烧的医疗废弃物中非感染性医疗垃圾占37.8%。邓燕明[12]对13所基层医院的各临床科室医疗废弃物,尤其是配药室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护士在配置药物操作过程中贪图方便,将大量可回收的类生活垃圾和损伤性废物一起放置,普通病人用完的塑料大输液瓶和玻璃输液瓶均当作感染性废物或损伤性废物放置。有一些医疗机构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采取不分离、不毁形、不浸泡的处置措施。把输液瓶连同带头皮针的输液管一起作为损伤性废物放置;非感染性可回收处理的再生性材料混同于有害医疗废弃物,造成无端浪费,同时加大了废弃物处理的负担,增加了排污、废气、残渣等二次污染的机会。
2.3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仍有违规现象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废物,经收集毁形后浸泡消毒,由卫生厅指定的部门收回[13]。常庆莲等[14]调查发现,部分医院违规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还有些医务人员甚至将塑料制品类等一次性医疗废弃物收集后卖给废品收购者。
3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分类收集方法尚未统一,在设备使用和管理上存在差异
以武汉市为例,其市级医院、省部级医院和区级医院医疗垃圾收集方式多样化,而民营医院和工矿企业医院收集方式则相对单一;在医疗垃圾的储存上,市级医院均选择密封垃圾桶,而选择此类储存方式的工矿企业医院和民营医院不到一半[10]。一些医院医疗废弃物包装袋、存放容器不能达到《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和警示标识标准》的要求,盛放超过3/4,袋口封扎不规范,容器敞口不能密闭等[8]。一些医院由于场地所限无法放置分类垃圾收集装置,而另一些医院虽然使用了多个垃圾桶,但没有分类收集的标志,或只以其中塑料袋颜色加以区分[7]。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