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二恶英的浓度水平及其控制技术

2007-11-15 互联网 作者:段磊 杨胜科 王文科 A+  A-

(3)采用活性炭在常温时对二恶英等平面构造的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有吸附性,除尘前喷洒雾状活性炭粉末,能够去除二恶英[24]。
化学措施主要有催化剂分解和微生物降解等。近年来有人用高级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即在含二恶英的溶液中加入0.3%的双氧水,其光解速度可提高4倍[23]。日本名古屋国家工业研究院利用二氧化钛加紫外光催化分解二恶英,研究结果表明,将该技术应用在烟气除尘系统上,运转时无需将烟道气冷却,二恶英去除率高达98.6%。Skimodaira在所设计的设备中将含有二恶英的焚烧炉飞灰在低于250℃的环境里,与O3、半导体催化剂拌匀,在紫外线照射下,二恶英被分解而不会重新生成。
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有好氧细菌降解、厌氧细菌还原脱氯和白腐真菌降解等。如日本高知大学开发成功用锯屑高效净化被二恶英等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壤,使用栽培香菇的锯屑与污染土壤混合,用高压处理,1日内可使90%的污染物质分解[25]。郑明辉等人的实验证实,脱氯不是二恶英在有机溶剂中降解的唯一途经,二恶英在CCl4中的紫外光解以C-O键断裂为主,生成氯代苯类化合物[26];在中压汞灯照射下,PCDDs在氯仿中的半衰期小于5min[27]。
3二恶英的污染控制措施
3.1调查并控制二恶英的污染源
调查分析二恶英的主要污染源,查明二恶英的污染途径,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控制二恶英的产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垃圾管理,对垃圾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同时在进行焚烧处理时,一定分捡出重金属和含氯有机垃圾,对不可再生的含氯有机废料采用填埋处理。控制危险垃圾排放量,改进焚烧炉的结构和焚烧工艺,实现垃圾处理的规模化、资源化、经济化和清洁化。在工业生产时,设法控制和改进含二恶英副产品的生产,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3.2研究开发新技术
(1)研究开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自动对垃圾进行分捡,减少工人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接触。对现有的垃圾处理工艺和方法进行改造和深研,完善生产过程中控制二恶英产生条件的技术,如氯元素的去除和稳定、催化介质活性的抑制等。
(2)在二恶英后处理阶段,采用新的催化剂和探索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二恶英去除率。
(3)微生物降解技术主要在特效菌种和基体的选择,使该方法简便、高效、经济。
(4)利用纳米技术、声波技术和超临界技术等,使这些技术不但适用于二恶英,同时适用于其他持久性有机物。
(5)在工业生产方面,主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原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侧重于减少或消除二噁英类副产品,新原料则是替代现在产生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原料,从物源上控制二恶英类的产生。
3.3建立二恶英污染状况检测和评价机制
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监测、检测机构,采用先进的监测、检测手段和方法,加强标准物质的研建和标准方法的确定,对环境和人体二恶英含量进行有效的常规检测,同时开展环境和人体二恶英风险评价,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实行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的科研水平,消除技术差距,以便针对具体地区、具体环境样品采用先进的监测、检测手段和方法,从而对二恶英类物质的污染进行合理的评价。
3.4加强环保宣传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利用目前先进的传媒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的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环境知识和信息,增加人们的环境意识和防范意识,使社会公众都来参与控制二恶英污染的工作,全方位控制二恶英类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危害。有关部门应参考二恶英类物质污染的相关数据、国外的相关防治法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有关二恶英的防治方法、标准、机制和措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防治二恶英的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略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