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进展
2007-01-05
湖南化工医药设计院
作者:李湘明
A+ A-
从以上情况来看,中国面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主要为多氯联苯和二噁英问题。中国有大量的多氯联苯急待处理处置,急待调查二噁英的污染及产生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策略。此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4.2 中国在该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中国已于2001年5月23日加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立了专门组织指导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削减和淘汰工作组,并正积极编制和实施POPs削减和淘汰国家实施计划,以期最终控制和消除POPs对人们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卫生部等单位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学者曾向世界发出明确信息:中国削减和淘汰POPs的行动步伐是坚实而有力的。
中国已经签署POPs公约并且已经启动国内批准程序。在履约机构方面,中国成立了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外交部、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及有关高级专家参加的国家POPs技术协调小组。2001年年初,在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又成立了POPs项目和规划工作小组工作组,负责POPs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的准备和实施管理工作。另外,通过参与公约谈判和履约项目的准备实施,开发出一支能提供强大技术支持的队伍,包括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全国白蚁防治中心、农业部农药鉴定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环保所PCB处置中心和武汉水生所二噁英分析实验室等,专家队伍已逐步建立。
近期,中国国家实施方案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展,目前,已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申请到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此外,中国杀虫剂类POPs削减和淘汰战略和规划项目、中国多氯联苯清单及削减和处置初步战略、为准备国家实施方案的前期培训项目、白蚁控制技术案例研究、POPs对妇女和儿童的毒性影响等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启动。
中国履行POPs公约的基本行动将主要围绕国家实施计划进行。在国家实施计划(NIP)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POPs相关国家和省级各种制度、机构和政策调查、POPs基本数据收集整理、制定NIP的能力活动项目建议书、相关机构能力加强和公众意识提高等行动;在国家实施计划的编制阶段,主要包括行业战略和规划、体制、制度和政策框架、公众宣传与培训、国家履约管理能力加强以及替代技术的案例研究和示范等行动;在国家实施计划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污染场地的调查和恢复、PCB处置技术示范和推广、DDT、六氯代苯、氯丹和灭蚁灵的替代品生产、最佳适用技术和最佳环境示范等。[5]
5 目前在控制POPs 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综述可以看出,该行动之所以运做缓慢,主要是因为:
(1)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限制,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放弃某些物质的生产,因为在没有出现价格低廉、功能相似或者更强的替代品前,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2)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援助缺乏力度。其实生产这些有害物质的主要国家应该是发达国家,然而在POPs公约中,尽管他们原则上同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用于削减和禁止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其援助力度太薄弱。导致发展中国家无力实施。
(3)所有国家在该领域的努力还都集中在政府和学术团体,公众参与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社会效应。削减POPs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对POPs危害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而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到POPs的危害以及从个人做起的一些具体方法、措施,鼓励和倡导公众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美好洁净、舒适宜人的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
(4)科技开发力度有待加强。开发出价格低廉、全过程无污染、功能强大的替代品是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键问题,因为只有这样的产品问世,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才有可能完全禁止污染产品的生产,而在替代品的开发方面发达国家应该多做一些工作,并且尽可能以无偿援助的形式援助发展中国家。
6 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POPs其实早在1970年前后,许多国家已开始禁止或限制使用有机氯农药,除少数不污染环境、无积累毒性的有机氯农药品种外,大多数有机氯农药均被禁用。中国也已从1983年起全面禁止滴滴涕(DDT)、六六六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多氯联苯(PCBs)的使用也被严格限制。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人类生活的某些方面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禁止它们的生产和使用,彻底消除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仍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李宝惠. 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最新进展. 山东环境,2001, No. 101: 40~41.
[2] 张文君. POPs公约简介. 农药, 2000, Vol (10):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