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
2006-12-22
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A+ A-
三、渗沥水分析
渗沥水是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由于渗沥水中的水量主要来源于降水,所以在生活垃圾三大处理方法中,渗沥水是填埋处理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合理的堆肥处理一般不会产生渗沥水,焚烧和气化处理也不产生渗沥水,只有露天堆肥,裸露堆场可能产生渗沥水。渗沥水的特性决定于它的组成和浓度。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生活垃圾组分变化很大,并且随着填埋时间的不同,渗沥水组分和浓度也会变化。因此,它的特点是:①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的组成;②浓度的可变性,主要取决于填埋时间;③组成的特殊性,渗沥水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例如,一般生活污水中,有机物质主要是蛋白质(40~60%),碳水化合物(25~50%)以及脂肪,油类(10%)。但在渗沥水中几乎不含油类,因为生活垃圾具有吸收和保持油类的能力,在数量上至少达到2。58/kg干废物。此外,渗沥水中几乎没有氰化物,金属铬和金属汞等水质必测项目。渗沥水分析项目各种资料上大体相近,典型的有下列几项:pH值、COD、BOD、脂肪酸、氨氮、氯、钠、镁、钾、钙、铁和锌,没有细菌学项目的原因是在厌氧的填埋场,不存在各类致病菌和肠道菌。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此近年来已增加了这类项目。
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由上海环境卫生设计科研所起草,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的“渗沥水理化分析和细菌学检验方法”内容包括:色度,总固体,总溶解性固体与总悬浮性固体,硫酸盐、氨态氮、凯氏氮、氯化物、总磷、pH值、COD、BOD、钾、钠、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并将逐步补充完善。垃圾堆物周围易滋生苍蝇、蚊子等各种有害生物,测定苍蝇密度是最具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