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科技网讯,2月7日,住建部网站公布《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础术语;3、垃圾收运、市容与清扫保洁;4、垃圾处理处置工程;5、城市园林绿化;6、园林绿化工程;附录A中文索引;附录B英文索引。
作为一个术语标准,该标准定义并规范命名了环卫、园林领域的330多个专用名词,同时提供了中英文互译,以减少多义和同义现象,避免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
看了标准才知道,原来“环境卫生”的标准英文是environmental sanitation,意为“为保持城乡空间的环境卫生而实施的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环境清洁,垃圾、粪便等固体废物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运行维护等,也称‘环卫’”。
而且,“垃圾”也不能与“生活垃圾”划等号。
因为“垃圾”(solid waste)被定义为“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使用者失去价值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
显然,“垃圾”是一个统称,而“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既然“生活垃圾”只是“垃圾”的一部分,那我们常说的“垃圾分类”应该叫做“生活垃圾分类”才对,没错!标准里只有“生活垃圾分类”(MSW classify)这个概念,并将之归纳为“按照生活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处理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将生活垃圾划分成若干种类,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利用的过程”。
另外,我们常常混用的一些说法,例如“渗沥液”和“渗滤液”,虽然我们都知道是指同一样东西,但哪一个更规范一点呢?标准定义了“渗沥液”(leachate)的概念,即“垃圾在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以及外部渗水等过程而产生的含高浓度污染物的液体”,同时也指出渗沥液也称“渗滤液”。
因此,“渗沥液”和“渗滤液”两个叫法都没错,但似乎“渗沥液”更符合标准称呼一丢丢!
仔细研究这部术语标准,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
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本的请在住建部网站下载,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jiac@huanke.com.cn。
2.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345弄11号;邮政编码:200232。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8日。
“AI+环卫”典型案例公布!你入选了吗?
6天前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垃圾分类、环卫市场化、建筑垃圾已纳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1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