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合作伙伴 侵权投诉
投稿
首页资讯关注头条独家培训环TV环卫汇环卫圈
环卫科技网 > 资讯 > 正文
健全机制、完善设施,全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郑州模式”
2023-06-12
来源:​中国无废城市建设
垃圾分类
0

2017年3月,郑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作为居民生活的“关键小事”,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改善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推动建设高品质“无废城市”意义重大。截至目前,郑州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8.2%、无害化处理率100%,实现“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的“郑州模式”,助力打造有特色、有活力、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无废”特大城市中原样板。

一、突出顶层设计,形成推进合力

(一)政府高位统筹。建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执行副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和市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的领导体制,形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全员参与的推进机制。

(二)条块合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2次深改委会议、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4次动员部署会研究部署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台6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1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指导做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市区两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坚持每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宣传、教育、机关事务、卫健等系统分别组织召开推进会、培训会;各开发区、区县(市)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精细化管理推进会定期研究和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民生实事助力。2019年、2022年分别将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分类箱房(亭)建设纳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全面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

二、强化全面保障,形成推进助力

(一)完善标准体系。出台《郑州市废旧织物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郑州市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箱房(亭)建设标准(试行)》《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评定办法(试行)》等文件,细化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构建了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化管理体系。

(二)明确分类体系。印发《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指南》《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类别、标志标识、容器颜色的规范统一。

(三)强化执法保障。组建市级、区级执法队伍,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二确定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执法17624起、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4113张、罚单951张、罚款127100元。

(四)加大经费保障。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区县(市)级财政按照户均10—15元/月安排专项预算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3000万元对推进较好的区县(市)予以季度奖励。同时建立设施建设奖补机制。

郑州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器

三、加速设施建设,形成推进定力

(一)完善分类投放设施。在配置四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容器基础上,全面推行定点定时箱房(亭)建设,目前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箱房(亭)6593座。已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小区数8810个,涉及居民361.97万户,分类覆盖率达到98.56%;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2%。

(二)打造全程收运体系。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分类收运改革。共设置厨余垃圾收运路线111条,投入厨余垃圾收运车辆150余台;投入有害垃圾收运车31台、大件垃圾收运车27台、废旧织物收运车29台、其他垃圾收运车4511台(含二转车),形成了较为完备、标志标识清晰、分门别类的收集运输体系。

(三)规范废旧织物管理。各开发区、区县(市)按照市政府要求筛选1-2家废旧织物回收企业,在全市居民小区放置废旧纺织物回收箱体7939个,所有箱体统一样式、颜色、规格,每家企业收运台账清晰、收运车辆合规、收运人员规范,月均收集废旧织物500余吨,确保了废旧织物源头可控、去向可查和资源化利用。

(四)布局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筹建运营11座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日暂存有害垃圾72吨、可回收物3602吨、废旧织物169吨。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其他垃圾——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拣中心”闭环处理模式,彻底打通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

(五)加快布局焚烧项目。编制完成《郑州都市区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5)》,分别在中牟、新郑、荥阳和登封等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已建成投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力9800吨/日,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目标。

生活垃圾分拣中心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

四、全面系统动员,形成推进引力

(一)强化党建引领。连续2年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各区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定期召开生活垃圾分类观摩会、讲评会、部署会;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定期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和物业联席会,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二)突出志愿服务。组建50余万人的“绿城啄木鸟”志愿者服务队伍,在主次干道、居民小区等人员集聚区开展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依托2.2万名绿城巾帼志愿者和250个“绿城妈妈”社区环保志愿服务项目点,开展各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成立“绿风尚”青年环保志愿服务队30余支,开展各类青少年环保宣传、培训和实践活动。

(三)抓实学校教育。编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100万册,作为重复性使用读本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使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会、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作文比赛、趣味竞猜以及家校社互动实践活动,以“小手拉大手”为切入点,积极营造“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家校良性互动和社会反哺机制。

(四)加强主流宣传。制作分类动画宣传片,在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频等平台首页热点推荐,形成传播矩阵;河南交通广播每天四个时段播放宣传语;在中原网设立“共建共享共治垃圾分类‘郑’行动”垃圾分类专页,“每天三分钟”推送分类知识;印发宣传页56万张、帆布袋3万个,开展5期有奖竞答,以点带面增强市民知晓率、参与率。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五、创新推动方式,形成推进活力

(一)健全物业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召集,住房管理、派出所、城管等部门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经营单位等各方参加,协调解决本辖区分类工作矛盾和问题。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应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明确写入《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助推分类工作稳步开展。

(二)开展再生资源专项整治。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明电〔2021〕8号),开展废品收购站集中整治,截止2022年12月底,1689座废品收购站已建立台账,依法关停取缔“非法占地、无证经营等”1049处,再生资源管理体系不断优化。

(三)强化工作考核。引入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考核公司,统筹卫健、教育、生态环保、机关事务、商务、住房等六部门“条”上考核,指导区县(市)“块”上考核,建立全市生活垃圾日抽查、日反馈,月通报、月奖惩,季点评、季奖励机制,全面、系统评价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环卫科技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版权声明。
举报 0 0 387
评论 《环卫科技网评论协议》
0/14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文章

“AI+环卫”典型案例公布!你入选了吗?

2025-04-28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住建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

4小时前

作者推荐

住建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

200 0

山西大同320万采购移动大巴公厕

82 0

东三省环卫交流会6月中旬启幕!诚邀参与

469 0

犀重持续收割本地市场,再拿4418万环卫装备大单!

112 0

马鞍山市建筑垃圾处置项目获批4900万元信贷资金

143 0

深圳无人驾驶公司与腾讯云签约,将携手开发环卫专属AI大模型

171 0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我很不爽,因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服务 本网动态 证书查询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