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22年,我们不得不承认,危机在很多时候也是一场机遇。
这一年,环卫企业走得算不上平坦,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环卫企业们订单纷纷减少,项目推进缓慢,一些需要持续投入的项目甚至还遇到了政府拿不出钱的窘状,一派萧条景象,在环卫科技网统计的36家环卫上市公司中报信息中,有42% 的企业总营收出现同比下降,61% 的企业净利出现了同比下降。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一样,下行的经济形势除了造就了环卫企业困难中砥砺前行的坚强品质之外,还无情的洗刷掉了股价、市值、业绩等一些让人肉痛的东西,为一些本就蠢蠢欲动的大型环企带来了更多低成本整合的机会,缔造了一件件精彩的收并购故事。
本次,环卫科技网共整理了2022年七件颇具代表性的收并购事件,与广大读者一同品味,逝去的2022年与环卫收并购。
一、海创斥资近18亿,雅居乐6个垃圾焚烧项目收入囊中
2022年的第一次大型收购,由海螺创业拉开帷幕。
1月28日,港股海螺创业(HK0586)发布公告,宣布已与雅居乐控股签订意向书,将收购雅居乐旗下6家公司,其中5家为垃圾焚烧发电及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涉及到的5个项目分别位于河北省和山东省,包括收购价和股价和股东贷款在内,海螺创业本次收购总代价为11.29亿元。
两个月后,雅居乐再次发布自愿性公告,于3月25日与海螺创业再次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旗下湖南惠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出售予该公司,总代价为6.62亿人民币。
两次收购,海螺创业共计花费17.91亿元,雅居乐售予海螺创业的六家项目公司,均主要为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海螺创业作为一家固废领域举足轻重的头部企业,形成了以“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废危废”为核心的双轮驱动,两块业务营收分别大约占总体业绩75%、15%,雅居乐6家焚烧公司收入囊中后,海螺创业的垃圾焚烧产业将进一步补强,业务范围实现快速延展。
对于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来说,2022年是房地产行业悲观情绪极为浓郁的一年,万科喊话“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恒大暴雷,中梁变卖资产等消息将楼市的寒风吹到了每一个角落,新房销售额下跌,三条红线让房企融资难,房子卖不掉,更是让房企绷紧的资金链雪上加霜,即便是雅居乐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不得不断臂求生,将旗下资产变卖出售。
二、“蛇吞象”并购迎来终章,城发启迪双赢收场
历时一年零六个月,震惊环卫圈的城发启迪并购案终于在2022年7月21日晚间落下帷幕,城发环境(000885)、启迪环境(000826)同时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城发环境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事项,酝酿良久的“黄河环境”胎死腹中。
这桩看点十足的并购案与2021年1月22日开始,城发环境发布公告,将向启迪环境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前者是河南省一家实力强劲的国企,背后实控人为河南省财政厅,服务内容涵盖固废处置、污水处理等多方面。后者则是国内的老牌环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993 年,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环境产业先驱,这一“蛇吞象”式的并购事件一经发出就引起了环卫圈内的轰动。
虽然并购事项最终宣布终止,但是城发和启迪两家都在这次并购事件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城发环境 “兄弟企业” 河南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简称 “城发投资”),先后收购启迪环境旗下“雄安零碳”、“郑州零碳”、“武汉生态”、“北京新易” 等资产包,全部都是 “真金白银” 的实体项目。同时城发环境还将对启迪环境的 6.81 亿元债权也转让给了城发投资,而在更早的 2021 年 3 月,启迪环境还宣布拟接受来自城发投资的不超过 5 亿元的财务资助,并以启迪环境持有的浙江启迪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93.419% 股权为担保。虽然表面看是城发环境吸收合并启迪环境,但实操过程却恰似城发投资在 “收购” 启迪环境。
反观启迪环境,通过与城发环境的合并议案,不仅获得了城发环境的巨额财务资助,还通过向城发投资打包出售资产,促进了资审的结构重组,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可以说,没有 “城发系” 的输血,启迪环境万万不可能坚持到现在!更关键的是,启迪环境最具盈利潜力的环卫业务,相对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为启迪环境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启迪环境最新发布的三季度报表来看,2022年1-9 月,启迪环境营收53.11 亿元,净利润-0.18亿元,与去年同期- 38.12亿元相比,增幅达到90.52%。值得关注的是,启迪环境第三季度营收17.32亿元,实现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120.74%,已实现扭亏为盈。
三、长袖善舞,深高速丰满环卫羽翼
2月27日,深高速与利赛环保举行签约仪式,深高速旗下环境公司控股收购利赛环保70%股权并成为利赛环保实际控制人。
深圳市利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环保领域的装备技术研发,是一家集科研、设计、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致力于生物质垃圾处置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其投产的深圳市城市生物质垃圾处置项目,总投资2.5亿元,处理规模500吨/天,包括餐厨垃圾200t/d及市政污泥300t/d,有机质转化率70%以上,沼气产率达到70 m³/t VS,并网电量(不含自用电)超过80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 8万多吨/年。
近年来,深高速在做好公路第一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布局环保产业,并向环卫领域进军。2017 年,出资 44.09 亿元收购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简称德润环境)20% 股权。据企查查,德润环境是一家城市综合环境服务运营商,主要从事再生资源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土壤修护整治及垃圾处理等,同时还参与焚烧发电项目投资,以及提供水资源保护及治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及仪器。
通过此次投资,深高速可以迅速进入有机垃圾处理细分领域,获得有机垃圾处理全产业链的业务协同,促进了有机垃圾处理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可以预见,此次收购利赛环保,有利于深高速推进有机垃圾存量项目建设和增量项目获取,进一步扩大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等生物质垃圾的处理规模,提升市场份额。
四、紫金矿业完成收购,龙净环保易主地方国资
5月8日,龙净环保(证券代码:600388 证券简称: ST龙净)发布公告,宣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将持有的踪迹 15.05% 股份转让给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紫金矿业”),转让价款约 17.34 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将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也将变更为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龙净环保控股股东龙净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龙净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西藏阳光瑞泽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阳光瑞泽”)、西藏阳光泓瑞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阳光泓瑞”)将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合计持有的龙净环保 160,586,231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5.02%)转让给紫金矿业,转让价格为 10.80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为1,734,331,294.80元;除上述拟转让的股份外,龙净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阳光泓瑞同意在持有龙净环保股份期间,将其持有的公司剩余股份107,118,761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0.02%)的表决权无条件、独家且不可撤销地全部委托给紫金矿业行使。
本次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合计控制公司267,704,992股股份表决权,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04%,将成为控制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最高的股东。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龙净实业变更为紫金矿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将由吴洁变更为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龙净环保创建于 1971 年,2000年12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专注环保领域研发及应用50年,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危废处置、生态修复及保护等,产品及工程业绩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位列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服务企业20强” 首位、中国环境企业50强第8位。其业务领域涵盖大气污染治理、固危废处置、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及保护,龙净环保在全国建立了11大研发生产基地,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形成东、西、南、北、中,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
五、山高环能一系列收购,第三季度迎来14倍净利增长
2022年哪家餐厨企业最会赚钱,如果山高环能说第二,恐怕没有人敢说第一。在其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报中,山高环能14倍增长的归母净利成为了所有环卫企业中鹤立鸡群的存在。
一切的结果,离不开山高环能的生物柴油战略和一系列收购动作,尤其是收购部分,山高环能在短期之内实现了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实现了餐厨处理业务的跨区域发展,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为之后的生物柴油及废弃油脂销售的爆发性增长埋下了伏笔。
◎收购保绿特 95% 股权
2月8日,山高环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803)发布公告称,为聚焦餐厨有机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交易对手方曹健仪、金彧如分别持有的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绿特” 或“标的公司”)48.03627%、46.96373% 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保绿特 95% 的股权,保绿特将成为山高环能控股子公司。
保绿特为依法设立的特许经营目公司,目前运营银川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设计处置规模为餐厨垃圾200吨/天,拟扩能至400吨/天,收运范围为银川市市辖行政区域 (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2021年末实际日处理量近400吨/天,收费价格为240元/吨,含收运、处置费。
◎1.86亿元收购山东两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5月24日晚间,山高环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北控十方(山东)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方环能”)拟出资18,583.11万元收购福州清禹新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山东方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方福”)99.99%股权,进而取得山东方福下属菏泽同华环保有限公司、单县同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其对应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项目资产。山东方福持有菏泽同华、单县同华两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公司100%股权。
菏泽同华、单县同华为菏泽市辖区范围内的两家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公司,分别在当地拥有30年的餐厨垃圾处理独家特许经营权,初始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菏泽同华餐厨垃圾150吨/日、地沟油20吨/日,单县同华餐厨垃圾100吨/日、地沟油10吨/日,其中菏泽同华经技改扩能后的实际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190吨/日、地沟油20吨/日。
◎3.6亿元收购天津两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7月27日晚间,山高环能发布公告,下属公司天津方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以约3.6亿元的价格收购天津碧海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取得其与天津德丰利胜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天津碧海全资子公司)对应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项目资产。天津碧海持有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项目和天津市滨海新区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项目两个餐厨垃圾项目。
本次交易,标的股权价格为人民币36,002 万元,其中现金对价 30,158.29万元,应收款项对价 5,843.97万元。公告显示,2009年1月20日,天津碧海中标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项目。特许经营年限自2009年起25年,特许经营范围为天津市内六区、环城四区,项目处理规模餐厨300吨/日。
2021年3月24日,天津碧海中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项目特许经营者,后成立天津德丰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年限为30年(含1年建设期),特许经营范围为滨海新区海河以北,项目设计规模餐厨400吨/日、粪便100吨/日。
◎淘宝双12,驰奈威德100%股权5744万元竞得
12月12日,山高环能发布公告,公司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以5,744万元的最高价竞得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拍卖的威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德环境”)持有的石家庄市驰奈威德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驰奈威德”或“标的物”)100%股权。
据悉,驰奈威德运营着石家庄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项目,该项目采用BOO模式投资建设并运营,2014年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期限为28年。项目一期处理规模为日处理餐厨垃圾300吨,主工艺为“预处理+厌氧发酵”,主要包括餐厨垃圾收运系统和资源化处理系统。
六、中环装备百亿收购,为焚烧业务添一把柴
2022年收购交易金额最高的企业,非中环装备莫属。
11 月3日,中环装备(300140)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形式购买中国环保持有的环境科技股权,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河北建投、中节能石家庄、中节能保定、中节能沧州、中节能秦皇岛、承德环能热电的股权,同时,中环装备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中环装备现有主业包括节能环保装备、电工专用装备。其中,节能环保装备业务产品主要为污水处理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供暖系列产品和能源循环经济装备;电工装备业务主要包括变压器专用设备、变压器组件产品、高电压实验设备等。
本次交易完成后,环境科技将实现借壳上市,只不过中环装备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并未发生变化,故不构成重组上市,公开资料显示,此次重组标的的资产主要为垃圾焚烧发电相关业务公司,中国环保将把环境科技注入上市公司体内,并将其垃圾焚烧发电相关业务板块注入上市公司,与主营业务环保装备制造形成协同效应。
环境科技、中节能石家庄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节能保定、中节能秦皇岛、中节能沧州、承德环能热电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环境科技交易作价确定为 107.56 亿元,中节能石家庄、中节能保定、中节能秦皇岛、中节能沧州、承德环能热电总作价确定为 4.08 亿元,合计收购价格将超110亿元。
七、2022最大国资整合,水环控股收购重庆环卫集团
10月11月,环卫科技网曾经发布一篇文章题为《环卫+固废+水务,大西南将现身大型国有环境集团!》的文章,报道了重庆环卫集团 100% 股权划归重庆市财政局,并预测重庆市财政局直接控股环卫集团的时间可能并不会太久,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可能会在后续的重庆市国资整合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没想到仅仅10天之后,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就正式签订协议,出价 55.86 亿元收购重庆环卫集团 100% 股权。
此次股权收购将令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成为集环卫服务、供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垃圾焚烧、土壤修复、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危废处置等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环境集团,业务覆盖环境、环卫、城市服务全产业链,总资产将超过800亿元,员工人数逾1.5万人。
重庆环卫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大型国资环卫企业,注册资本10.35亿元,主要从事固废垃圾收运处理、重要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旗下拥有22家子公司,现有员工3500余人,资产规模达200亿元,固废垃圾收运处理量达17000吨/日,业务遍及重庆全域。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于2011年11月的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整合国有水务资产而设立的一家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经营管理的集团企业。2021年2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更改为现名。
“AI+环卫”典型案例公布!你入选了吗?
3天前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全国最大!广东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