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科技网讯,日前,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就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804号代表“关于加快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对提案围绕新能源环卫车推进中车辆价格高、停车充电问题突出等,提出的予以购置补贴、鼓励模式创新、共享公共充电设施等措施表示采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表示,在2021年12月就发布了《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在解决车辆停放、充电、配置资金等方面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方面,研究扶持政策。为加快新能源环卫车应用推进,鼓励各区尽快完成新能源车辆更新。3月初,我局就新能源环卫车推进的扶持政策和补贴方案专报彭沉雷副市长后,得到批示。最近我局正在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研究新能源环卫车推进中对于车辆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电费方面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启动环卫定额研究。新能源环卫车购置及运营成本与传统燃油车存在一定差异,推广应用后可能带来环卫作业公司成本的变化。我局于2022年启动《环卫作业养护预算定额》修订预研究课题,对新能源环卫车养护作业成本进行调研、评估和分析。结合课题预研究成果,启动环卫作业定额修订工作,为全部使用新能源环卫车养护作业的区域,作业经费调整提供依据。从车辆配置及充电服务两个方面,积极创新。在车辆配置方面,探索车辆租赁模式,通过租赁,减少一次性资金投入,保障车辆使用效率,目前奉贤区已启动车辆租赁,青浦区、松江区计划于今年开展新能源环卫车租赁工作。在充电服务方面,采用第三方充电服务方式,启动环卫专用充电场站建设。通过环卫作业企业与第三方充电运营商合作模式,由服务企业根据环卫作业企业需求,建设充电服务场站,提供充电服务的方式,解决环卫车辆充电难问题。目前松江区方松街道已启动环卫专用充电场站项目。一方面我局鼓励在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初期,积极共享现有的公共充电设施,及时解决过渡时期充电问题。现已收集公共充电设施网点信息并提供给各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考虑到环卫车辆的特殊性,需具备大车车位、高功率充电桩、部分车型需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因此现有公共充电设施中可提供服务的不多。后续,我局将进一步梳理公共充电设施信息,同时探索与公交车场站合作,通过错峰充电方式,解决保洁车辆充电问题。另一方面我局积极争取对于环卫车辆使用公共充电设施的电费补贴。在《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征求意见中,提出环卫车辆使用公共充电设施的,参照出租车予以一定电费补贴。该办法目前仍在与发改委讨论过程中。后续,按照《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将持续推进新能源环卫车应用,会同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持续推进扶持政策研究,做好充电设施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相关工作。根据《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要求,本市环卫领域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基本采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至2025年,环卫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本市用于道路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作业的环卫车辆有7500余辆,自2014年以来,本市环卫行业开始试点推进新能源车,从试点情况看,新能源环卫车具有噪声低、排放少、节能环保等优点,对于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环卫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不足5%。新能源环卫车在推广应用中面临诸多问题:1、车辆价格普遍较高。环卫车辆类型多、所需数量有限,致使新能源环卫车辆价格一般是同型号燃油车的2至3倍。加之充电等待时间、续航里程不足等因素,如要达到燃油车同等作业效能,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比例至少为1.5:1,新能源车替换数量和采购单价均大幅增加,采购资金缺口较大。2、停车及充电问题较为突出。随着道路机械化保洁和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深入推进,近几年来各区环卫车辆数量增加幅度较大,带来停车难等问题。目前各区环卫车辆约三分之二停放于单位自有场地内,超过三分之一的车辆停放于社会停车场或停放在临时场地内(多为区、街镇临时划拨的旧改用地、高架桥下等)。各单位自有停车场内目前仅配有办公用电用量,加之停车位紧张,部分不具备建设充电桩的条件。社会停车场或临时停车场地内,不具备安装充电设施以及电力扩容的条件。1、给予环卫车辆购置补贴政策。建议市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新能源环卫车购置补贴政策。目前本市公交领域新能源车替代率达100%,就是得益于市政府出台的财政补贴政策。今年起公交行业将实施新一轮三年补贴政策,按不同车型分别给予单车不少于35万元的购置补贴。购置补贴由市财政统一安排,一次性拨付;运营补贴原则是属地化分担,逐年拨付。鉴于环卫作业公益性强、车型多、车价高、基础薄弱,可以参照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扶持政策,市财政给予车辆购置补贴扶持政策,区财政给予运营补贴,以加快新能源环卫车辆的推广应用力度。2、积极探索鼓励模式创新。培育社会化服务市场,针对当前新能源环卫车辆采购成本大、停车充电配套难等问题,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模式创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车辆租赁、共享停车场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卫车辆新能源替代及运营管理。3、共享公共充电设施。考虑到专用停车场、充电设施选址落地难,建设周可能比较长等困境,过渡期间建议通过共享现有的公共充电设施,鼓励社会停车场提供一定比例车位用于公益性的环卫车充电。环卫车辆在社会停车场充电给予一定的电价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