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盐县制定出台《海盐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海盐县统筹推进“五废共治”,绿色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荣获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称号,特别是“无废工厂”的创建,带动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着力打造“无废城市”海盐样板。
为了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海盐县制定《海盐县“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制度(试行)》和《海盐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考核实施细则》,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建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医疗废物等固废治理小组,由生态创建办统筹推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实施。
创建“无废城市”从培育“城市无废细胞”开始,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海盐将目光聚焦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领域,积极推进“无废工厂”的创建,以带动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建造“无废工厂”提高固废利用处置能力
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
海盐县积极探索“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工作,坚持应建必建,补齐固废处置短板,加快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光盘”行动、“限塑令”、限制一次性消费用品、使用“菜篮子、布袋子”等源头减量工作,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
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9个镇(街道)共建成8个废旧物资分拣回收中心,截至目前,海盐县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均达到60%以上。另外,海盐县已建成16个易腐垃圾机械快速成肥处置点,对农村地区易腐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光大环保能源(海盐)有限公司是海盐县首批“无废工厂”创建企业之一。该公司包含海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厨余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四个子项目。通过设施共用、技术协同、原料互补,实现餐厨与垃圾焚烧在能源物料上的“你来我往”和技术上的“互联互通”。自2019年项目投产以来,共处理生活垃圾约52万吨,发电量约2.4亿千瓦时;处理餐厨垃圾4.1万吨;处理厨余垃圾1500吨;处理沼气120万方。一体化设计协同处理项目相较于传统项目在臭气处理、基础设施、生产管理、能源物料互补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为海盐县“无废城市”创建提供强力的支撑。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海盐先后建成绿晨废矿物油、润虹含金属废料、净源废活性炭、双军磷化渣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现有的危险废物处置类别、利用处置能力满足本地需求。
浙江润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公司不仅采用较为成熟先进且环保的高温熔融工艺对含金属废料实施综合利用,解决海盐县及周边地区低品位含金属危废无法有效再生回收金属资源问题,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技术,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实现数字化监管、自动化生产以及节能减排方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样板,充分体现了废物处置利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信息化的运用,是海盐县打造的第一个危废利用处置行业的“无废工厂”。
废弃物原料焚烧发电
争创无废城市,“变废为宝”,在海盐爱拓环保能源(浙江)有限公司实现了。该企业造纸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能力60万吨,日处理能力最高可达1800吨,是全国首家生产原料中无需辅助添加燃煤等燃料,投运后,造纸废弃物、造纸浆渣、造纸污泥、市政污泥、印染污泥、废布料及其它可焚烧的一般工业固废均可用于焚烧发电,实现工业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这一环保项目的运行,进一步提升海盐资源化综合处置一般工业固废能力。
加强固废监管能力 打击固废违法行为
海盐县在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方面也不断加强监管。
2020年,绿源建筑垃圾项目共处置22346.06吨,建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第三方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全县建筑垃圾运输车辆100%动态监管。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县城以上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建成1个县级废旧物资回收分拣中心和8个镇级分中心,将重点区域的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塑料进行二次分拣并分类回收处置。
加快“智慧环保”数字系统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产废企业的全过程监管。引入“环保管家”服务,通过智慧环保管理平台及第三方环保专业队伍,有效提升固废监管水平,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日前,“百步智慧环保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具备“云监管”、“云巡查”、“云台账”、“云分析”等亮点技术,大大提升环境监管效能,正式开启环境监管数字化转型。
今后,海盐将继续推进“无废工厂”建设,加强全区域、全行业、全方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创建。
“AI+环卫”典型案例公布!你入选了吗?
2025-04-28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为了“渡劫”,万科终于质押了“万物云”股权!
17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