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居民对于城市社区废弃物管理的信心指数
居民对个人与家庭行动信心较高,对城市宏观行动信心仍然不足。从2018-2020年的调研结果来看,居民对废弃物管理各环节单项信心评价排名最高几项均属于居民个人、家庭层面;最末的两项均是关于厨余垃圾集中堆肥、就地处理。
2020年的调研结果与2019年相近,仍表现出了居民对废弃物管理城市中观、宏观层面环节的未知与不信任,需要尽快建立垃圾分类各个主体间的互信,打通分类管理链条,增强居民对社区外处理环节的信任与信心,建立全面的废弃物管理系统。
▼2018年-2020年居民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最高&最低的三项
令人欣喜的是,2020年度社区废弃物分类运输情况有了积极的转变,居民眼中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的比例明显增加,分类收运的比例达到56%。
▼2018年-2020年居民眼中社区生活废弃物分类清运情况
在城市方面,因为各城市发展水平不一,居民意识与行为,社区设施,城市处理系统不同,所以分类正确率与信心也有不同。
根据2020年的调研结果,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城市信心指数高,城市居民对实现生活垃圾完全分类的信心也明显增强,这与我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2018年-2020年居民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城市排行榜
强制分类政策效果显著,政策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究竟是采取一城一策还是统一协调的方式还需要观察,需要在更深入、广泛的调研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5、新冠疫情对于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影响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生活秩序与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疫情也给各地废弃物管理带来了挑战。
总的来看,疫情期间防疫废弃物产生量较大,居民投放习惯较好,但处理方式上仍需加强。
疫情对城市废弃物管理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阻碍了分类推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居民的环境与卫生意识,本次疫情或也能成为全国推进废弃物严格分类管理的一个良好契机。
▼2020年疫情期间个人家庭废弃物产生与减量行为变化
二、以科学研究推动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发展进程
万科公益基金会以“面向未来,敢为人先”为理念,关注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
基金会2018-2022年战略规划聚焦目标为“可持续社区”,通过着力打造旗舰项目——社区废弃物管理,由此深度探索可持续社区的建设和创新。
万科公益基金会紧密围绕场景切入(城市社区、学校和办公)和平台引领(议题、赋能和智库)两个门类,综合“研究-试点-赋能-倡导”四种工作手法推进工作,着力于推动一个“零废弃的中国”。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表示:基金会与零点有数连续三年发布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是希望通过具有科学性、专业度的调查研究,梳理每一年各行各业所采取的垃圾减量措施,垃圾分类的推进效果,尤为关注从公众角度收集分析大众对于垃圾分类进展是不是更有信心,痛点又在哪些等等,提升行业伙伴及社会公众对生活废弃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希望将数据基础、调研结果和针对性建议贡献给政府作为政策优化的参考依据,提供给朋辈机构作为行动参考。
社区废弃物管理是一个迫切、复杂而又长期艰巨的问题,作为公益机构,我们责无旁贷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万科公益基金会始终以科学方法为指导,鼓励社区实践,撬动持续创新,连结公益力量一起推动社区废弃物管理不断发展,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满怀信心去解决这个必须要直面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