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居民生活废弃物减量的成效与难点
202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人群中约有41.4%能做到替代型减量;能做到节约型减量行为的人群数量占比为70.2%,是所有类型中比例最高的一类;能做到全面减量的“全能型”在人群中占到30.1%;做不到减量的“全不能型”在人群中均仅占到0.3%;五成多人能做到“网开一面”减量。
▼2020年居民废弃物减量行为各类型划分及人群占比
多数居民能够对废旧物品再次利用,六成以上居民都能够使用再生材料制品,捐赠旧衣物,交换、买卖二手物品,改造、再利用废旧品。
▼2020年居民各类废旧物品再利用行为情况
总体而言,三年来居民减量行为符合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节约型减量的成果明显,这与政府、公益机构、媒体长期以来的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
▼2018年-2020年居民减量行为符合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目前居民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替代型减量较难以实现。城市商超市场、餐馆等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现象依然大量存在,限塑令、禁塑令推行见效慢。
为了减少一次性制品对环境和资源的危害,需要在全社会开展替代性减量行为的宣传倡导;加强政府监管,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推进谁生产谁处理等一系措施;同时,也要继续寻找不可降解一次性制品的替代物,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3、城市社区废弃物管理成效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种政策逐渐出台,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推进,居民垃圾分类主体意识增强。2020年调查结果显示,85.5%的人认同垃圾减量、分类、再利用是居民的责任和义务。
▼2020年居民对垃圾分类相关说法的认同度
同时,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正确率逐年提升。本年度所有受访居民对20类垃圾分类的平均分类行为正确率为52.3%,相比于2019年、2018年都有明显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知识的积累与行为的实践都有了较大进步。
▼2020年20种常见生活垃圾居民分类行为正确率
值得注意的是,塑料制品分类正确率连续三年倒数,这说明居民对于这些物品该如何分类不够了解,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垃圾分类宣传倡导中重点关注。
▼2018年-2020年居民分类正确率最低的5种常见生活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