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生活垃圾分类交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1月9日,2020年全国省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观摩活动举行,来自广西省各地市的观摩代表团成员近30人走进广州市南沙区。活动中,南沙自贸片区与来访的广西桂林市联合发起“城市并肩,分类同行”携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议。未来,两地将开展垃圾分类5项交流合作,共担城市主体责任,同促居民分类习惯养成。据悉,这也是首个跨省垃圾分类合作倡议。
一、样板小区全面实现智能化管控
11月9日一大早,来自广西各地市观摩代表团走进了南沙区滨海悦城小区,在工作人员讲解下,实地感受南沙自贸片区的创新做法。
滨海悦城小区总户数共1560户、入住率达65%,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均为100%,滨海悦城是南沙以高标准规格打造的“样板小区”。
在小区广场,一辆“南沙分类快线车”出现在代表团眼前,“快线车”上的LED屏展示着垃圾分类的最新知识。原来,该小区正在开展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通过摆摊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各家各户,许多居民也饶有兴致地围拢过来。“这辆‘快线’设计得特别环保时尚,没想到垃圾分类宣传还能做得这么有意思。”代表团一位成员说。
更让代表团印象深刻的是,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仅美观,还很智慧。该小区共升级打造了5个定时智能投放点和3个误时智能投放点,投放设备全部具有称重功能、收运调度、满溢监控、刷脸、积分、摄像、联网等新型智能分类投放功能,全面实现智能化管控管理垃圾分类工作。
▲滨海悦城小区智能垃圾设施
“我们这边不需要专门的可回收物回收系统,因为对所有生活垃圾都实现了智能分类回收,哪怕是投放厨余垃圾,也能积分兑换奖品,居民主动投放的积极性更高了!”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智能化投放设备定时定点模式的基础上,小区还建立了桶边督导队伍,联合党员、志愿者共同开展滨海悦城小区垃圾分类教育引导工作,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越来越高,全面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类新时尚新型小区的培育发展。
二、打卡首个绿道“科普+低碳”宣传体验基地
离开滨海悦城小区,代表团来到南沙的蕉门河旁。在蕉门河公园内,一座科普展馆、一条环河绿道,将垃圾分类宣传与公园景色融为一体,成为全市首个“科普+低碳”公园绿道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是南沙“分类+”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代表团现场看到,在公园绿道两侧,错落设置的几个垃圾分类互动游戏项目,是南沙区定期组织的绿道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之一,项目有:“垃圾分类我接力”“垃圾箱掏掏乐”“守卫垃圾车”等,每个项目都是精心设计,让游园的市民群众在各种趣味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亲身体验分类技能实操。
▲南沙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
随后,代表团走进了体验基地的主阵地--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展馆。展馆内设置科普教育、创新趣味游戏、全链条实景演示、网络直播等4个互动体验区,充满科技时尚元素,让市民群众实地领悟垃圾分类新时尚真谛,实现垃圾分类从线上线下走入千家万户。如今,这里已成为南沙区垃圾分类的网红打卡点。“尤其是一到周末人就特别多,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小朋友来这里参观,同时体验包括绿道骑行、绿色乐跑在内的低碳环保绿色生活。”展馆工作人员说。
在展馆内,一场“垃圾分类”的知识科普直播正在这里举行。参加活动的广西代表团负责人和南沙区城市管理工作负责人也积极参与亮相直播间,化身网红与网友进行线上交流,分享两地垃圾分类经验和心得。
“从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到蕉门河边的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贸片区和国家新区的新气象和新作为,党建引领、高标准打造,科技感强、人情味足,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为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提供了生动的‘南沙样本’。”广西代表团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