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特别”突击队
张春香是最先进入重症隔离病房保洁的16名突击队员之一。“他们要负责定点医院住院部、方舱医院等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肖勇介绍说,“现在病人剧增,餐厨垃圾、废旧餐盒的收集转运量也特别大,他们现在三餐都在病房,运完垃圾还要拖地、消毒。”
而小邬所在的清运部门突击队,也是16名队员,负责承担经济技术开发区4家定点医院、十几个医学观察的隔离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生活垃圾,以及辖区内所有废弃口罩的清运工作。
“两支队伍都是16人,这完全是一个巧合。”肖勇介绍,该公司原本有100多台垃圾清运车,目前条件下能值班的有8台车,每台车必须有2人。因此,清运突击队也正好16人。
“我是1月23日封城时接到的命令,要迅速组建突击队。”肖勇回忆说,当时大部分员工已经休假回老家过春节了,“我在公司的群里说了一下疫情形势和公司情况,让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报名。家在武汉的、还没来得及走的人全都踊跃报名。让我非常感动。”
“他们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30岁左右。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突击队,但关键时刻他们非常有觉悟、有担当。”肖勇说,“报名时,我们还想劝退好几个年岁大的,因为他们是易感人群。但他们说,人手太少,坚持留下来。”
此外,这还是一支党员“挂帅”的环卫突击队。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张伯文与肖勇,从除夕至今一直是无休模式,和每名突击队员战斗在一起。“我们是共产党员,疫情防控,责无旁贷。”他俩说。
正在协和医院西院作业的环卫工。金雨蒙摄
“等我能回家,儿子孙子也回部队了”
随着一声巨响,压缩式垃圾车的挂斗缓缓降落。站在一旁操作的是司机张祥贵。
正在协和医院西院作业的环卫工金雨蒙摄
“除了5台垃圾车专门收集清运废弃口罩外,我们有3台大型压缩式垃圾车专门清理转运这些定点医院、隔离点、方舱医院的生活垃圾。”肖勇介绍说,“算下来,每天我们要清运3—4吨生活垃圾。”
“这与平时工作没太多不同,就是多了戴口罩和穿防护服。穿着防护服特别闷,一动就是一身汗。不过,我现在掌握技巧了,早上我出门的时候少穿点,这样就好一些。”2月11日上午,51岁的张祥贵对记者介绍说。
“他现在独自在武汉,老伴儿提前回家过春节了,都没人给他做饭吃,同事们每天给他轮流带点饭。”肖勇介绍说,“张祥贵原计划是除夕前一天动身的。今年春节前他儿子一家三口从某舰队回家探亲。他接到消息的那几天,欢天喜地的,笑得合不拢嘴。结果,疫情爆发后‘封城’了,他没走成。”
“我两年多没见到他们(儿子和孙子)了,蛮想他们的。”张祥贵说,采访中,他始终不肯多说,只是表示:“都是我应该做的。”
“等疫情结束,我能请假回家的时候,他们也回部队了。”张祥贵说,“不过,现在武汉有难处,一切等忙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