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全国不少地方也开始加快推进垃圾分类,随着生活垃圾分类措施的逐步推进,各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陆续“上马”。
延续火热态势的垃圾焚烧发电,2019年依然足够强势,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人口较多的县城及以上行政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据中国固废网长期跟踪发现,今年上半年,除了河南县域级垃圾焚烧市场强势爆发以及东北固废市场集中招商之外,(详情请点击:河南垃圾焚烧市场解析:两个半月投资超40亿元县域市场正爆发;百亿级固废市场空间释放,多家固废龙头扎堆东北),河北省也毫不逊色,成为继河南之后的又一个大规模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省份。
河北上半年释放11座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规模过万吨!
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2月至7月中旬,河北下属的沧州、廊坊、邢台、深州、衡水、任丘等各个县域“开足马力”纷纷启动招标,短短的5个月,共有11座垃圾焚烧项目进入招标程序,日处理规模累计13250吨/日。
这并非偶然,据河北今年4月份下发的《2019年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2019年是河北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集中的攻坚年,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51座,其中建成9座,并建成其他处理设施7座,全面提升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较于其他省份,河北省不仅专门出台垃圾处理设施方案,同时还有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方案》还指出,一方面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强化政策支持,优化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供应,拓宽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推广PPP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另一方面还建立考核问责制。按照“季督导、年考核”的方式,对推进垃圾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重视,协调、配合、落实工作不力的,要追究责任。
换言之,河北对解决垃圾“围城”问题不单流于形式或纸上谈兵,而且动了“真格”,引入社会资本方参与垃圾焚烧项目兴建,尽快补齐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能力不足的短板。据中国固废网对“E标通”的跟踪发现,这半年河北释放的垃圾焚烧项目,不仅日处理规模较大,而且从资格预审发布到最终的中标企业确定,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令其他省份难以企及。以威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4月15日发布资格预审公告,5月10日就确定了中标企业,历时25天;沧州市东光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亦是如此,从邀请申请人投标到招标结束,历时不到一个月。
不仅如此,据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8-2030年)环评公示。到2020年,河北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5项,新增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9500吨/日,目前上半年仅释放了13500吨/日,未来1-2年依然处于产能的集中爆发期。
河北VS河南,规划的处理量大、跨区域合作共建成亮点
接下来,笔者从项目分布区域、处理规模、中标单位三方面分析,与河南相比,河北垃圾焚烧市场所具备的“独有”特点:
第一:选址较为集中,2/3的项目位于沧州和廊坊
从分布区域来看,本次释放的10座垃圾焚烧项目,分布在沧州、廊坊、邢台、深州、衡水、任丘旗下的各个县市,沧州和廊坊尤为一提,两地共有7座县域级垃圾焚烧发电厂启动招标,2/3的垃圾焚烧厂将在此地兴建,选址较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