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意思的是西安,在这片背靠黄土高坡、俗称“八百里尘土飞扬”的地界,西安市政府对于市政环境卫生的要求近乎达到了严苛的程度。
2018年,西安推出了“扫灰称重”“以克论净”的环卫工考核方式,被网上称为“史上最严格考核”。
考核时,检查员会在人行道上划出1平方米的方框,用毛刷扫灰并称重,只要同一路段三处样本点的平均尘土重量超过5克,就算不达标。超过0.1克都不行!
视线回到2017年,“烟头革命”席卷西安。在那一整年间,几乎所有市民都加入到了与烟头的作战之中。
上到市领导,下到小学生,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出家之人,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参加到捡烟头的公益活动之中。
2018年西安各区城管部门通报的捡拾烟头数。
作为维护市容市貌的中坚力量,环卫工人肯定会承受更高的考核要求。
那时有环卫工人接受媒体采访称,如果在自己的保洁区域发现烟头,就会被罚款2到100元。
还有的环卫公司规定,每个环卫工每天一定要捡够500个烟头,否则就要罚款。有时候没有达到要求,环卫工人还得自己抽烟,制造烟头来补足差额。
你敢说环卫工人不是弱势群体?
“环卫工人高温下走正步”事件在网上发酵之后,南方日报发表评论《且慢给环卫工走正步扣帽子》。
文章认为,我们之所以把这件事归入形式主义的范畴之中,是因为我们本能地把环卫工人当作可同情的弱势群体,从而可能因为标签化而误读环卫工人的真实想法。
“他们在工作之外,也有参加单位组织活动的需求和集体荣誉感,虽然这种需求和荣誉感有时候不被年轻人所珍惜。”
尊重和平等地对待环卫工人,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这当然是对的,可是把“走正步”当成环卫工人的团建活动,以希望他们从此获得集体荣誉感,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虚伪的隐性歧视。
我们尊重环卫工人这个集体,也同样看到他们在工作环境、个人所得等方面的弱势。图/unsplash
再则,难道环卫工人不是弱势群体吗?不要把环卫工人当成弱势群体什么时候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我们认为环卫工人是弱势群体,不是出于对他们职业与工作性质的贬低,而是对于他们工作环境、创造价值和个人所得这三方面长期失衡的同情和无奈。
从最直观的薪酬水平来看,截至今年5月,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除上海外,其他城市环卫工人的人均收入都在3000元/月左右,仅仅可以满足其在大城市生活的基本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