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污水滴滴答答的,垃圾运输要全部封闭,要把污水这块处理好。确认了一下项目的建设地点,支持项目建设。
建设单位解释说明:本项目位于现行垃圾发电厂的西侧。垃圾密闭运输,垃圾车有漏斗,垃圾渗滤液全部落到漏斗中,保证全部收集处理。针对该垃问题我们将认真调查,如有问题将及时责令垃圾运输单位及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整改,同时由环保等部门监督。
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泼洒滴漏将重点关注,垃圾运输沿途、集中地段要提高运输车辆要求,确保密闭运输。
桥头镇政府代表:距离比较远,受到的影响不大,支持项目建设。
苏陈镇徐庄村村民代表:政府部门监管要到位,有时候出了问题投诉无门。政府监管要让老百姓看的见,支持这个项目的条件就是相关部门需监管到位,同时项目排污信息需定期公示。
本项目隔壁现有垃圾焚烧厂区有废气臭味,对周边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可以解决现有市区垃圾处理规模不足的问题,项目是肯定要上的,但是项目建设前要跟周边群众解释清楚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到让老百姓放心、安心。
支持项目建设。
建设单位解释说明:将设置24小时值班室,一旦群众对现有垃圾厂垃圾运输、处理有投诉或建议,可直接通过值班室反馈。另外本项目运行后将通过实施主体、环保部门、群众三方面进行监管,做到让老百姓看的见,将监管落到实处。
针对去年发生的环境事件,监管部门去调查臭味的来源,最终查到臭味来自姜堰的一个熬制土油的作坊。本项目实施方将做好项目前期的宣讲工作,让周边老百姓了解项目,做到让老百姓放心、安心。
苏陈镇政府代表:垃圾车运输中会有渗滤液滴漏,同时伴有垃圾异味,一是要把苏红路修好,方便垃圾运输,园区的道路涉及到周边好几个村庄,垃圾焚烧场管理得好基本没有味道,管理不好,车辆不冲洗,停到外面,运输过程中抛洒肯定对环境有影响。牵头负责的人一定要监管好,负起责任。生态保障园的绿化方面,建议市政府把厂区西面与南面也建防护林建设起来,减少各个方面的担心。
对项目持支持态度。
建设单位解释说明:关于上述问题将进行认真调查,如有上述问题将与相关部门沟通,制定方案,尽快落实道路平整、异味整治等工作。
农业开发区代表:焚烧厂一期运营有五年左右。第一年还是有一些环境问题,空气味道不佳,应该把好事做的更好,垃圾焚烧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在几个方面也要做好:运输垃圾的问题,滴漏、撒落,味道很难闻,需要好好治理。对于选最好的设备是支持的,监督和管理上也要科学管理,还有一个,选地址最终落址,发电厂产生效益以后,税收返还要补偿农业园区,打造成一个生态观光点、旅游点。在周边300m或500m范围内设土质、水源、空气监测点进行监测,数据公开让老百姓知道。有一些家属工,没有养老金,在企业运行后,征用员工时能否适当考虑当地择人就职。
焚烧厂臭味问题很严重,晚上有时候烟囱有黑烟,味道很难闻,该问题必须要改进。支持项目建设,但一定确保烟气没问题。
建设单位解释说明:市政府承诺落户在农业园区,税收全部属于农业园区。代表提的意见非常中肯,虚心接受。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征用当地人员。
烟囱排放出来的白烟,其实是高温水蒸气,看上去像白烟,对于晚上的黑烟情况将进行调查,同时也接受群众监督,可以随时电话给值班室反应问题。对于大家提到的问题,一定现场去查、去看、去闻,看看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切实去解决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对本项目重点监管,将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如果出现环保问题投诉,市局将对问题追根溯源,责令相关企业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否则依法处罚。针对臭气问题,将做好监管工作。目前项目所在地正在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也会考虑大家的意见,认真打造观光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2、企事业代表
泰州市拘留所代表:泰州市拘留所在垃圾焚烧厂(一期)周围1.2km左右,垃圾焚烧厂(一期)味道很大,对生活、工作、健康影响很大,垃圾车运输的味道对生活也造成一定影响。此次二期项目选址位于一期西侧,距离工作生活地点更近,能否保证泰州市拘留所在二期项目的安全距离范围内。同时,此项目的监管力度如何,能否达到监管要求?反对项目建设。
环评单位解释说明:全国范围来看,大家主观上认为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废气等污染都比较危险。对于该项目的选址,本项目位于一期项目的西侧,本项目距离泰州市拘留所最近距离较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文件要求生活垃圾焚烧厂界外设置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符合环保管理要求。此项目相对于一期项目而言,在废气处理措施中增加了SCR脱硝,可以提高废气的去除效率,使排放浓度远远低于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配套活性炭吸附于布袋除尘,对于重金属与二噁英具有良好的处理效率,可以确保本项目达标排放,并且排放浓度远低于标准值。
另外,对于臭味,此项目采用了密闭负压收集,收集率可达到90%以上,大大提升了臭味的收集效率。对于监管而言,企业方面:必须设立污染源在线监测且与生态环境局在线联网;二噁英每年必须监测一次,无组织废气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监测结果均在企业外大屏幕上公布。生态环境局正常每个季度随机监测垃圾焚烧厂排放是否达标。如此,可以确保监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