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概要
规划名称: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规划区位置及范围:广州市下辖的十一区,即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及增城区,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及定位: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为建设“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的城市环境,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合理布局与适时建设,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科学预测生活垃圾产量,全市统筹资源共享,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实现广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建设规划
根据规划建设构想以及服务目标,将广州市分成以下几个块,即中心六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外围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从化区和增城区),至规划末期,中心六区焚烧、餐厨处理设施总规模达到10400t/d;番禺、南沙区焚烧、餐厨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达到5900t/d;花都区焚烧、餐厨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达到2200t/d;从化区焚烧、餐厨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达到1100t/d;增城区焚烧、餐厨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达到2200t/d。
规划以资源电厂选址地块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全面铺开生活垃圾终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相关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按计划建设并投产,并根据需求启动一批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如启动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以及福山应急综合处理项目建设。
规划继续推进兴丰填埋场第七区及配套工程,同时为满足应急填埋场所及焚烧炉渣、飞灰的无害化可持续处理需求,在规划期间启动兴丰应急填埋场(第一、二填埋区)工程、从化区城市废弃物综合处理场(潭口垃圾填埋场)新填埋区项目及棠厦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花都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第四期项目。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各热力资源电厂投产计划及各填埋场库容情况,对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火烧岗垃圾填埋场、花都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棠厦垃圾填埋场二期、陈家林垃圾填埋场、从化区潭口垃圾填埋场逐步启动封场或进行整治。
规划积极响应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李坑综合处理厂、广州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质综合处理厂、番禺石基凌边生物质资源化利用项目、南沙餐厨垃圾处理厂、花都餐厨垃圾处理厂、从化餐厨垃圾处理厂、增城餐厨垃圾处理厂在本次规划期间基本建成。
在“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50座生活垃圾常规压缩站(中心六区20座,周边区30座)以及建设3座集回收、分拣、压缩转运、集散、环卫停车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大型垃圾中转站,提高垃圾处理和转运规模。继续推进分类压缩站升级改造,确保垃圾分类政策贯穿收运环节。规划建成密闭、环保、高效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积极推进“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
本规划坚持政府驻场监管,创新引入村民监管机制,建立远程在线监控系统,构建第三方机构环境监测、处理设施在线监测、营运企业委托监测、环保部门定期抽检四位一体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强化垃圾终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