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厕所”提升便捷度
新式厕所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但如何保证新式厕所的长期有效运行是一个问题。新城、玉泉、回民、赛罕等各区都开始摸索“以商养厕”,比如五里营青城驿站,建设银行在这里设立了一台ATM机,仅租赁费一项就可以满足驿站正常运行所需。
回民区通道南街的“青城驿站”还为环卫工人设置了“环卫工人淋浴间”。
如今在呼和浩特市,市民、游客发现,找厕所是件容易的事。路上有厕所的指示牌,一些单位的内部厕所也按要求向社会开放,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的掌上青城APP,及时找到最近距离的厕所。
记者体验了掌上青城APP,点击进入公共卫生间页面后,屏幕上会显示出附近公共卫生间的分布位置,图标分为绿色和红色两种,绿色代表固定公共卫生间,红色代表移动公共卫生间。点击地图上任意一个位置,也会显示出附近的公共卫生间图标。任意点击其中一个公共卫生间图标,还可以进行导航。
同时,全市还设置500多块公共卫生间标识导向牌、920块内部卫生间对外开放标识牌,使公厕引导和识别标志更清晰。
为满足驾驶人员如厕需求,呼和浩特市城管局联合市交管支队对全市范围内现有公厕周边进行实地勘察,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不影响交通、不在主干线路、符合施划条件的公厕附近合理范围内设置了如厕临时免费停车泊位,并设置专属停车指示牌,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设置完成如厕临时停车位109处。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环卫设施日常运行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公共卫生间正常开放、文明运营,满足群众如厕和便民服务需求,呼和浩特市出台《公共卫生间运营管理实施方案》,以“服务设施标准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细节人性化、服务质量优质化”的公共卫生间服务标准为依托,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及管理人员行为标准行为准则;明确公共卫生间开放要求和公共卫生间运行资金补贴,加强公共卫生间日常管理及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实现公共卫生间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科学化。
今年呼和浩特市的任务是建立3067座公厕。目前已开工建设青城驿站346座,设置移动公厕372座,完成提标改造、回购租赁、沿街开放公厕104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