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召开常委会,中午去五塔寺附近看环境、看厕所。7日接着召开常委会,听取厕所等综合环境整治情况汇报,研究对策。
一连数天,云光中明察暗访五六十处厕所、尿点,并拍下照片,供常委会研究参考。
呼和浩特市厕所少由来已久。偌大的市区内只有767个公厕,其中旱厕315个,大街上、小巷里往往几千米内难寻一个厕所。路边、树下、拐角处小便现象屡见不鲜,屡遭市民、游客诟病。
“一条街也找不到个厕所,找个墙角就便溺,实在是大煞风景。”提起随地大小便现象,市民张博直摇头。市民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是一个方面,公共厕所少、达不到方便需求也是原因之一。
过去的呼和浩特市,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方面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差,公厕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如厕难问题持续了很多年。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新建城区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但旧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旱厕多、环境卫生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以及城市面积大、人口激增等因素带来的“公厕短缺危机”日趋突出,街道上设置的公厕数量不足和布局不够合理,随地便溺问题时有发生,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不和谐音符。
把厕所建成综合便民服务点
设计厕所是“厕所革命”中的头等大事。什么样的厕所能够满足群众需求,既不会过时,又符合实际?
2月16日,云光中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在繁华地段、主次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居民住宅等区域,规划建设3000个左右水冲厕所。
会议提出先从厕所开始,综合整治街景、绿化、道路、交通、环卫、食品卫生、老旧小区等15个问题。“城市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树立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看似是小事,实际上是关乎每一个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
“不能一想到厕所就是蚊蝇乱飞、又脏又臭,能不能实现像在家中如厕一样?”云光中心中的理想厕所是“环卫工人、走路的人可以来歇个脚,带着婴儿的母亲也能方便喂奶”。厕所不仅要美观舒适、设施齐全、洁净无味,更可成为一个综合便民服务点,引进电商配送、休闲茶吧、报刊读物、综合执法等项目,让公厕成为城市的风景而非混沌之所。
干干净净的如厕空间,比家里的厕所如何?
厕所专题会提出了“综合体厕所”的概念,综合多方意见,决定建设、改造一批综合体式的厕所,名曰:“青城驿站”。
如何选址定厕,也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