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在回忆录《留德十年》中这样描述德国:
“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有遇到过大风。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街道洁净的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绝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家家的老太婆用肥皂刷洗人行道,已成为家常便饭。在城区中心,房子都是中世纪建筑,至少四五层。人们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去。古代的城墙仍然保留着,上面长满了参天的橡树。”
几十年过去了,德国依然如季老描述的那样静美。这样美好的环境,离不开德国精细的垃圾分类制度。虽说市政部门设有环境监察部,由工作人员每天巡视一些偷倒垃圾的高发地点。如果被发现违章行为,会当场开具罚款或警告单。但事实上,这一惩罚措施在德国出现的次数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多。也就是说,垃圾分类靠的更多是自觉和环保意识。如此复杂精细的垃圾分类方式和一丝不苟的自觉执行,正显示出德国人对于生态环境的关切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自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