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透过公厕,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发展程度。这些年来,上海公厕发展在合理规划、精心管理的同时,注重整体设计,以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为不竭动力,助力公厕规范化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公厕使用功能,满足公众卫生、安全、便捷、舒适的如厕需求。
自主技术创新推动公厕发展不停步
上海公厕发展的每一步,始终坚持环保生态理念,坚持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公厕服务的方向。20世纪末,上海自主研究开发了我国第一台投币自控水冲式活动厕所,开启了自动化技术在公厕领域的应用先河。进入新世纪,上海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款利用集装箱建设的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第一台大型拖挂式活动厕所和拉臂式活动厕所,极大地推进了公厕技术创新和应用力度。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公厕智能服务系统、门控自动冲水系统的诞生,生物膜处理、真空集便系统、太阳能、生物除臭、无水便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无不印证上海公厕技术先进性。这些技术创新和应用,使上海公厕始终保持不断增长的技术高度、不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断提高的公众满意度。
公厕智能服务系统
自主技术创新引领公厕建管方向
针对公厕建设周期长、公厕建材不能循环使用、平面布局不能灵活调整等传统公厕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上海美申环境设施设备有限公司自主创新了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充分利用集装箱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把单个集装箱箱体设计、建设成公厕不同功能单元,按照不同布局、功能需求,组合成一座整体公厕。
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具有工厂化、模块化、标准化生产以及现场快速装配的优势,比传统施工方法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由于是不同功能单元体组合,因此可以灵活组合公厕平面布局。由于有多入口、单元体组合的优势,易于高效组织、集散如厕人流,可随时调整男、女厕位比例,解决女士如厕排队问题。同时,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可搬移重复使用,减少公厕建设投资浪费,是上海未来公厕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内建设了37座、共3000个厕位的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有效地解决了在短期内建造大批量标准化厕所的世界性难题,满足了7300万世博游客1.5亿使用人次的用厕需求,做到了184天服务零投诉,创造了世界上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实际应用规模之最的纪录。
同时,为了满足重大活动聚集人员对公厕服务的时段性需求,上海自主创新了应急移动式公厕,包括大型拖动式应急公厕和拉臂式应急公厕,可在较短时间内布设到位,灵活机动。大型拖动式应急公厕内装置了真空集便器,减少冲水用量以及污水量。同时,还配备了液压舷梯门、无障碍自动升降梯、助力扶手、应急求助系统、车载发电机,可极大便利不同人群的使用,也适合无电源场所应急使用。拉臂式应急公厕体积小,布设应用更灵活。上海目前共配置了16组大型拖动式和58组拉臂式应急公厕,共计620个厕位,形成迅捷、系统的公厕应急机动服务能力,在各项大型活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用太阳能技术
自主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公厕服务水平
如何结合公厕特点和如厕者需求,将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到公厕建设和管理中,从点滴细节上体现对如厕者的关爱,始终是上海公厕建设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应用红外检测计数技术和LED产品,上海成功开发、应用了公厕智能服务系统。通过智能显示屏和每个厕位门上方的有无人显示装置,显示公厕每个厕位是否有人占用以及占用时间,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厕位使用状态,判别是否需要救援,也可让等候者获取厕位空余情况,减少等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