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该局启动了城乡垃圾转运站项目。在城区及9个乡镇各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预计总投资1708万元。目前已完成环评、科研、土地勘测,现国土部门正在进行土地测绘、办理土地使用证,准备进行招投标及建设工作,为尽早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的目标打好了基础。
(三)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保绿量、提绿质,构建绿色屏障、改善人居环境
针对本县庭院绿化发展较慢、“市级花园式单位(小区)”数量较少的状况,本年度严格落实绿色管线和绿色图章制度,在保证了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提升了绿地的设计规划水平、景观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重新编制了《宁津县绿地系统规划》,并将其纳入《宁津县城区总体规划》,为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的管理奠定了法律依据。二是严格管理制度,在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管理中注重把好“四关”,即:把好审批关。对建设项目的绿地率和建设苗木的规格、高度、乔木和亚乔木所占比例都做详细的规定。对审批不合格的建设项目,要求建设局不得发放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把好保证关。建设单位根据绿化面积的多少,按50元每平方米向财政专户交纳绿化达标保证金,不交纳绿化达标保证金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把好验收关。专门成立绿化验收小组,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整体验收。把好发证关。对验收不达标的项目建设局不得组织整体验收,房管局和国土局不得发放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自今年四月份实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以来,对教育局、实验小学、杂技艺术学校、领秀城小区、天工花园小区、阳光巴厘岛等15处在建项目进行了绿化审批,同时收缴绿化达标保证金260余万元。通过采取以上措放,该县单位(小区)庭院绿化工作取得了飞跃地发展。今年共有15家单位(小区)审报“市级花园式单位(小区)”的创建,是历年来上报数量的总和。
(四)实行餐厨垃圾专项收集,使“地沟油”生产环节“断链”
吸收社会投资18.02万元购置了餐厨垃圾收集车及170个餐厨垃圾专用收集桶,与城区120家饭店签订了有偿服务协议,一天两次上门收集餐厨垃圾,实现了餐厨垃圾的专项清运,成为全省在广饶县之后第二个实行餐厨垃圾专项清运的县市。同时,加大餐厨垃圾乱倒、乱收的治理力度,严厉查处将餐厨垃圾倒入下水道及沟边、废弃池塘等偏辟地儿的行为,杜绝餐厨垃圾对地下水的污染及周边环境的污染。餐厨垃圾的专项收集使“地沟油”的生产环节断了链。
二、优化管理,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取得了“五大突破”
(一)城管执法体制取得了新突破。局内部新成立了法制科、督查科、政工科、信访科,理顺了执法程序、人事任免、投诉办理等工作。在外部成立了公安局驻城管执法局直属大队,派驻正式干警在城管执法局办公,将公安保障机制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在10个乡镇依法成立了城管执法局乡镇分局,依法管理规范乡镇农村的环境容貌。
(二)管理执法机制取得新突破。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管理、市政设施维护等工作细化、量化,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考核标准。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乡镇农村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建设维护、镇容镇貌等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使城区、乡镇环境容貌管理都有了“尺度”,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农村环境容貌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骨干处室机构编制取得新突破。在综合执法大队为副科级单位的基础上,今年成立的公安局驻城管执法局的直属大队、康宁湖杂技文化主题公园都定格为副科级单位,并将园林处、环卫处升格为副科级单位。骨干处室定格为副科级,不仅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干劲,更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城区环境承载力取得新突破。2011年,共投资1.33亿元用于环卫设施、公共绿地、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修建高标准水冲式公厕10座,购置垃圾清运收集车16辆;升级改造道路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康宁湖20.3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对阳光大街及福宁河进行夜景亮化;实施了中心街、正阳路、中心广场“穿衣戴帽”工程,立面改造面积2.7万平方米;把城区与乡镇道路出入口进行了硬化;建设完成了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处理场,并启动了城乡10座垃圾中转站建设。本年度用于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维护、环卫机械设施维护、水城维护资金共计275万元,较去年175万元增长了57.1%。
(五)队伍建设实现了新突破。突出抓好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举办培训班、专家授课,定期组织业务考试考核、城管法规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使每一位同志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程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廉洁意识,使每位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注重队伍形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和谐、亲民、高效、规范”要求,结合全县开展的“三放三提”、“争先创优”以及“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创新型、廉洁型”队伍。强基础素质,求市民满意,创一流业绩,破发展难题,树立了良好的队伍形象,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也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