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消费的电池达100亿节之多。电池用后大多随意丢弃,废旧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后,由于不当的处理而造成环境污染。正确认识当前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系统,应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并从源头控制有害电池的生产,是解决我国废旧电池污染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废旧电池污染;源头控制;资源化;减童化;无害化
中图分类号:X5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342(2004)06-0099-0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电池产量于80年代初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1998年,全世界电池总产量超过300亿只,我国当年电池产量达140亿只,超过全世界总产量的1/3。但产值不到全世界总产值的1/6。在140亿只国产电池中,绝大多数是一次性电池。一次性电池大部分是含汞电池。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电池仅5亿余只。二次电池中镍镉电池约为4亿只,铅酸蓄电池5000万只。镍氢电池、锂电池等高品质、低污染的二次电池不足1亿只。1999年我国电池总产量为150亿只。当年出口100亿只,进口20亿只。国内实际消费约70亿只,其中含汞电池约40亿只(主要是低汞电池)。有关专家将我国电池工业的状况概括为:产量大,产值小;低档多,高档少;出口多,创汇少。如从环保的角度评价我国电池工业可概括为:污染的多,环保的少。而我国电池生产的总产量仍在增加,预计到2005年总量将达200亿只。
一次电池的污染成分主要是汞,由于这类电池消费总量大,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二次小型电池的污染成分主要是镉。二次电池中的铅酸电池,主要污染成分是铅和废酸液。二次电池由于报废的量较小,目前尚未形成较大的污染隐患。有资料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可污染600t水,1节一号电池可使1m2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1节电池的汞只有几毫克。我国每年向环境输入的含汞电池达数十亿节,这将使多少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呢?由于对废旧电池的不当处理,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这些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和动物体,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
1废旧电池污染的原因
1.1政府重视不够
国外政府非常重视废旧电池的回收,瑞士与奥地利从60年代起回收废干电池;日本1984年成立了回收与再生利用中心,开展包括回收干电池在内的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工作;比利时大量回收干电池,已使垃圾焚烧中的汞排放量减少了36%;瑞典、意大利的铅蓄电池的回收率已近100%;丹麦1997年镍镉电池回收率已达95%。
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废干电池回收,利用率极高。城市不但没有废旧电池垃圾,就是其他生活垃圾也极少。自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上,由于投入大于产出,政府放弃了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特别是企业改制后,政府既没有通过政策、法律要求电池生产企业进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也不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废旧电池的无害处理。迄今为止,我们对生产量最大的含汞锌猛电池和含剧毒物质镉的镍镉电池的回收处理基本上是空白。在我国,既不回收废旧电池(蓄电池除外),也不进行处理,所以废旧电池污染成为必然。
1.2缺乏回收渠道,处理方式落后
由于政府不够重视,废旧电池缺乏回收渠道,老百姓手里的废旧电池只好丢弃而进入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多以填埋为主,辅之以堆肥和焚烧。使废旧电池中的镉、汞、铅等重金属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中。据检测,我国有的城市每吨垃圾汞含量竟高达1.7-5.1g,其中70%来自废干电池。当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时,会因汞等重金属而影响发酵;当生活垃圾焚烧时,烟气中汞含量高达1~5.1mg/Nm3,超过世界保健机构规定标准的60-300倍;当生活垃圾填埋时,电池中的重金属可能随渗透滤液一起渗出,成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永久隐患。1995年,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向环境输入的汞达971t。废旧电池缺乏回收渠道,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落后是废电池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1.3产品结构不合理,含汞电池比例过高
生产高污染、低成本电池的企业,既不参与电池回收,又不为废旧电池的处理付费,更不会受到处罚,这是我们电池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所在。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高污染电池的产出,调整电池产品结构,控制和消除废旧电池污染只能是一句空话。
2防治对策
2.1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电池的生产
2.1.1禁止汞电池的生产。我国废旧电池污染主要是含汞的锌锰干电池比例过高和对废旧电池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所致。限制、禁止汞电池生产是当务之急。1979年底,中国轻工总会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要求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市场销售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即高汞电池),使电池生产达到低汞标准;2006年1月1日起,禁止销售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电池(即低汞电池),使电池生产实现无汞化。目前,我国有十几家厂能生产无汞电池,如南孚、双鹿等厂。但仍有不少厂家还在等待观望。如果国家对高汞、低汞电池征收不同的环境税或处理费,生产厂家调整产品结构的主动性会大为增强,我国电池无汞化步伐就会大大加快。单靠行政手段只能等到2006年后,通过有关部门强制执法才能把含汞电池完全挤出市场。果真如此,对我国电池工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保护环境都是不利的。
6月17日,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之后顺利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
[详细]
2021-06-28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