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达国家关于逆向物流的研究较早,在生产商延伸责任制下,末端产品通过生产商、生产商联合体或第三方回收公司从消费者逆向返回生产商,其中第三方物流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不断演进的过程,正在向发展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推进物流战略联盟及第四方物流发展;因此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优势意义重大。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电子废弃物;回收
一、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其概念源自管理学中Out-sourcing(外部资源)的概念,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及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服务。生产经营企业为专注主业,把原来自己承担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从而对物流全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据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最初只是普通的储运企业,提供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服务,与客户一般是短期的交易关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为客户提供系列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综合物流代理服务,与客户一般是中短期的合约关系;之后又发展成为领先物流企业(Lead Logistics Provider,LLP),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而且为客户管理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商和物流流程,集成信息技术、制定相关标准及评估物流绩效,与客户一般是中长期合约关系,双方共担风险;最后,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共同作用下,部分领先物流企业发展为第四方物流企业,成为客户和众多物流服务商之间的桥梁,提供供应链咨询与优化、管理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上的综合物流业务等服务,成为客户的供应链管理者,与客户之间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第四方物流(Forth-PartyLogistics,简称4PL)的概念由埃森哲公司提出,是指一个供应链集成商,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完整的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生产经营企业从自营物流业务、物流业务分散外包到物流业内部整合再到整合物流业务整体外包的过程是分工演进的结果。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优势
在三种回收方式中,TPT适合不同规模的生产商,物流成本最低,同时服务技术性和社会回收服务能力强,一旦发生意外事故,风险会由保险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制造商将电子废弃物回收外包给专门从事该业务的第三方企业,此时电子废弃物在逆向物流系统网络结构中从回收、检测、分类到最后的处理环节都可以交由专业的第三方企业操作。
TPT回收方式降低逆向物流成本,增加生产商利润。在原制造商负责回收的方式中,通过建立回收检测点进行初步检测,从而降低无价值产品运往处理点的逆向物流费用。考虑到投资成本和回收数量,对单个厂家而言,建立回收机构检测点的数量很有限。第三方回收商可以为多个生产商服务,负责特定区域的大量产品,配备更多的回收检测机构,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间在信誉、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竞争,能够促进技术革新,提升服务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为多个生产商提供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系统与其他厂商分享知识和信息,不断积累经验。
第三方物流回收商能够为小生产商生产的商品、停产商品以及进口商品提供回收途径。大制造商可以独立实现再生产,而小生产商却无此实力,因而中小企业采用TPT能够规避自身运作的风险,从而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构建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销售业绩。此外第三方物流还可以处理倒闭或转型企业的已停产的产品以及一些进口产品。
二、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
(一)驱动因素及回收渠道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有两个关键驱动因素:一是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它决定电子废弃物处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二是国家的环保政策,它决定了电子废弃物处理市场的最小规模。其中,电子废弃物产生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环保政策则与国家环保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在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逐步规范的过程中,要考虑废弃物管理的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废弃物管理应该是经济可承受、社会可接受和环境有效果的。
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较多,但却没有统一的体系。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一般将大件电子废旧物赠送给亲朋或折价销售给流动小贩或参加商家以旧换新项目,小件电子废弃物常常暂时储存或当做普通垃圾抛弃,但最终所有电子废弃物还是会流向回收渠道。目前,我国主要回收渠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