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间歇实验探讨了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酸化过程和水解酸化液中Na+浓度的影响。实验比较了厨余垃圾在3种pH调节方法(利用NaOH溶液调节初始进料pH到7,利用NaOH和Ca(OH)2混合碱液每12h调节pH到7和利用调节C/N比调节pH到7)下水解酸化液中的Na+浓度、一级水解速率常数、挥发酸(VFA)浓度、乳酸浓度和VFA组分分配。结果表明,与利用NaOH溶液每12h调节pH相比较,3种pH调节方法都能够有效降低水解酸化出料液中的Na+浓度,但利用调节C/N比来调节pH能够取得更高的水解酸化效率,一级水解速率常数可以达到0.199d-1,VFA浓度在实验第3天即可达到35g•L-1。发酵产物乳酸在实验第2天即达到高峰浓度24g•L-1,后逐渐下降到6g•L-1,VFA组分中丙酸不是优势组分。
关键词:厌氧;水解;酸化;pH调节;厨余垃圾
文章编号:0253-2468(2006)01-0045-05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调节pH可以明显提高厨余垃圾的水解酸化效率,尤其是调节pH到7时,可以得到最高的水解和酸化效率(张波等,2005)。调节pH也可以引起水解酸化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和代谢途径的剧烈变化(Yu et al.,2003)。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高,水解酸化过程中容易引起pH的快速下降,因而调节pH需要消耗大量碱液。但投加NaOH、NaHCO3和Ca(OH)2等碱液不但经济成本高,而且大量阳离子会被引入反应器。在两相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酸化后的出料液是后续产甲烷过程的基质,有研究表明,浓度超过8g•L-1以上的Na+就会影响产甲烷微生物的活性并且干扰它们的代谢(Chen et al.,2003;Feijoo et al.,1995)。因此,对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厨余垃圾而言,若欲通过调节pH提高水解酸化过程效率,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调节方法。但迄今为止,很少有关于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水解酸化过程影响的报道。为了能够提高水解酸化过程的效率,而又能避免高浓度阳离子进入后续产甲烷过程,保证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本文研究了3种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水解酸化后出料液中Na+浓度、水解酸化效率以及水解酸化产物分配的影响,以期为厨余垃圾水解酸化过程选取最佳的pH调节方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厨余垃圾的来源和特性
本试验所用厨余垃圾取自某大学学生食堂,主要包括米饭、蔬菜、肉、蛋、豆腐、土豆和盐等。厨余垃圾的密度为1.05kg•L-1。新取来的厨余垃圾经过小型搅碎机粉碎后放入4℃冰箱保存待用。厨余垃圾的主要性质见表1。挥发性固体(VS)与总固体(TS)的比值表明,厨余垃圾中有机组分占96.9%以上;悬浮固体(SS)与TS的比值表明,厨余垃圾总固体中74.4%是悬浮颗粒物。厨余垃圾中C、N、P的质量比为100∶2∶0.11,表明厨余垃圾是高碳氮比复合物。
表1厨余垃圾的特性
注:TS、VS为单位质量湿垃圾中的质量百分比;TOC为垃圾干固体中的质量百分比
1.2试验条件和操作
实验在35℃恒温水浴摇床中进行。量取大约300mL厨余垃圾放置在500mL锥形瓶中,锥形瓶用带有出气孔的橡胶塞密闭。选择3种pH调节方法,第1种方法是在实验初始阶段投加质量百分比为5%的NaOH溶液来调节反应器中的pH到7,之后不再加入碱液;第2种方法是每隔12h加入1mol•L-1NaOH和1mol•L-1Ca(OH)2的混合液,调节反应器中的pH到7。第3种方法通过调节进料C/N比调节pH。在对3种调节方法进行比较之前,需要确定第3种方法的C/N比。中性pH条件能够促进氨氮的释放,利用氨氮对pH的缓冲作用可调节反应器中的pH。首先投加0.5g、1.5g和3g尿素将物料的C/N比调节至40、30和20,然后利用NaOH调节pH至7,根据水解酸化液中NH+4-N浓度选择适宜C/N比后再与前2种pH调节方法进行比较。3种方法在调节pH过程中均通入氮气以保持厌氧状态。每种方法在调节pH之前采样,实验进行第一周内每天取样,第二周内每2天取样,整个实验进行15d。试验过程中跟踪测试VFA、乳酸和COD浓度,水解酸化过程达到稳定后测定VFA组分。当水解酸化液中COD和VFA浓度的变化范围低于5%即认为水解和酸化过程达到稳定状态。
1.3分析方法
pH、TS、VS、SS、VSS、COD、NH+4-N和TP根据标准方法测定(APHA,1995)。TOC采用multiN/C3000分析仪(德国)测定。凯氏氮的消化和蒸馏通过氮分析仪(BüCHI,DigestionUnitK-424;BüCHI,DistillationUnitB-324)完成。挥发酸组分和乳酸通过装有C18柱的高效液相色谱(2010A,日本岛津)进行测定。对于溶解性的COD、TOC、TP和KN,采样后首先在10000r•min-1下离心,然后取上清液根据标准方法(APHA,1995)进行测试。Na+、Ca2+的浓度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JARRELLASH1IRISAdvantage)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