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缺乏废纸回收行业标准
由于原料、制作流程、使用方法以及流通过程的不同,产生的废纸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包装用的牛皮纸原材料是木质纤维,主要用于货物的包装,流通过程中会掺杂尘土和胶水等物质。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书报纸,主要原料是草质纤维,使用过程中掺杂了油墨等物质。因此不同种类的废纸在再生的过程中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区别。
废纸回收标准可以作为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对于废纸定价的一个尺度。欧洲再利用纸和纸板标准表中对废纸中的禁止物、废弃物、纸板生产中的不可用品、纸板湿度都有明确规定,根据纸的质地、处理方法、添加物以及使用状况将废纸划分为5类。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对废纸也都有详细的分类标准,废纸分类标准对废纸交易、分拣、存储有重要意义。我国废纸回收业缺乏行业标准,这也是制约我国废纸回收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2.2废纸分拣率低
由于废纸回收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公民废纸再利用意识淡薄,我国废纸分拣率较低,与发达国家还具有较大差距。以瑞士为例,对废纸和纸板的分类回收在瑞士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大多数公民已对此习以为常。最常见的收集方式是,人们按规定时间将废纸捆扎好放在门边,等专门机构来收。把废纸送到村镇设立的回收点在一些地区也很常见。收集来的废纸和纸板或被直接送到纸或纸板加工厂,或在分类机构里被预先按照质量级别进行整理。
目前我国垃圾堆放也仅仅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大类,废纸回收更难有专门回收设施了。废纸回收人员主要是农民工,缺乏有效培训,不具备废纸分拣专业素质,实际回收中仅仅分为纸板和书报纸两类。另外废品收购站大多尚属作坊式生产,出于短期逐利,以及员工素质整体偏低和受卖方强势讨价还价能力制约,这样都会大大降低废纸分拣率。
废纸分拣对于废纸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废纸油墨量、胶粘物含量等指标相差很大,劣质废纸会降低优质废纸使用价值,降低废纸整体质量。国内废纸质量差也是我国造纸行业偏依赖于进口废纸的主要原因之一。
2.3管理体系混乱
目前我国废纸回收尚缺乏有效及完善的管理机制,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和一些小型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国家也缺乏专业管理机构来管理废纸回收,出于推动废纸自由市场发展考虑,通常将其外包给物资回收利用公司。但这些物资回收利用公司通常又将其层层外包给所属各区、县私人物资回收站负责收购,这样势必增加冗余的废纸回收环节,造成废纸回收管理混乱,执行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缺少有效管理,这些回收个人或组织往往为了增加废纸的重量,在废纸里掺沙加水,造成收购来的废纸质地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到废纸的打磨质量,降低废纸利用率,给下一步的制浆过程带来了巨大困难,只能用来制造低档次的生活及工业用纸。同时混乱的管理体系会给国家整体改造、扶植废纸回收业造成巨大的困难,政策的落实以及技术和分类标准的推广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2.4物流配送成本较高以及仓储环境差
目前各大城市中,废品回收站的设立只需去工商管理局注册即可,各个回收站点的选址缺乏专业指导,致使无规律的分散在城区以及郊区。
在仓储环节,小型废纸回收站点由于其废纸供给量较小,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才可以达到废纸满载水平,这样废纸就会长时间地占据库存,势必减少其他高利润废品的库存面积,机会成本较大。出于利益考虑,通常将废纸露天存放,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废纸的质量极易受损,致使废品运送到造纸厂后,几乎不加分拣,一律作为低档废纸处理。另外,为及时达到满载水平,则易于出现掺水、掺沙、掺垃圾的现象。
在配送方面,回收站点的无规律分布在总体上会提高物流配送成本。由于大多废品回收站尚属作坊式生产,其目标客户群比较分散,故其运输形式多为单品种小批量配送,从而造成物流配送和装卸搬运成本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2.5缺乏废纸龙头企业支撑推动废纸回收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废纸回收仍处于民间自发、小规模经营阶段,以四川成都为例,分布在成都市的两千多家废品收购站大多规模较小,属于作坊式生产,废纸月产量极不稳定,不能产生有效持续供给,因此其废纸流向,大多运送到一些周边小型造纸厂。由于目标客户群比较分散,物流配送和装卸搬运成本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虽然成都区的总废纸产量基本可以满足较大规模的造纸厂的废纸原料需求,但废纸流入分散的两千多家中小规模的废品收购站,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致使难以供给较大规模造纸厂的常规生产需求,造成大多数的国内废纸资源没有流向技术和财务实力雄厚且废纸利用率更高的造纸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废纸资源的浪费。
另外,鉴于目前国内废纸市场管理体系的混乱以及非正当性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一些小型废品回收站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缺乏职业道德,往废纸里掺沙、掺水、掺垃圾,严重损坏了国内废纸回收行业的整体信誉。